面临八大制约因素,3D产业急需打通产业链条


时间:2012-02-09





自从2009 年电影《阿凡达》将潘多拉的魔盒打开,3D 精彩佳作频频挑战和装点荧屏。进入2012 年,3D 已成为最炙手可热的概念,相关技术、产品空前活跃;传统的快门式和偏振式3D 显示技术方兴未艾,无论是电视,还是电脑、手机、摄录像机、打印机、扫描仪无处不3D。

1 月6 日,“2011 中国3D 产业经济年会”在京举行,业内人士济济一堂,共话3D 产业发展蓝图。据会议介绍,尽管近年来我国3D 产业发展迅速,但产业链条上的各个环节却始终没能很好的融合起来,这成为制约3D 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在这个“ 链条时代”,合则强、强则先,中国3D 产业若要“ 独立潮头”,首先要做的便是打通产业链条。

“百万部终端”匹配“十几套节目”

随着3D 电视频道的开播,支持3D 播放功能已经成为主流电视机的标准配置。据工业与信息化部视听处副处长周海燕介绍,目前我国3D 电视发展势头强劲,已有140 多款3D 电视上市销售,截止到2011 年11 月,国内3D电视的市场销量已经超过了450 万台。不仅如此,其他3D产品的市场空间也逐渐打开,支持3D 功能的手机、打印机、扫描仪也销售正旺。与“海量”的终端设备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我国3D 影视内容的储备不足,消费者能够观看的只有少数几部作品。3D终端的普及和电视频道的开通,更加剧了对3D 影视内容的“倒逼”之势。

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司科技处处长盛志凡表示,目前我国的3D 制作力量薄弱,制作成本很高。一般来讲,3D 节目的制作费用是普通2D 节目的2~4 倍,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很多目前流行的电视拍摄“ 套路”都要被弃用,这直接导致了片源稀少的状况。据了解,目前3D 试播频道只能提供:《舞蹈世界》、《健身舞起来》、《世界杯足球赛》、《3D 乐园》、《锋速战警》、《极限斗牛》、《世界城市》、《精彩世博会》等十余套3D 节目。至于其他3D 影视作品则少之又少,远远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3D 产业目前的情况是“ 有路没车”,影视内容亟须量的积累。

“核心技术”却是“薄弱链条”

尽管国内已经有多家企业积极投入到3D 技术和产品研发中,但是目前我国3D 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周海燕介绍说,国内3D 电视的芯片、面板基本依赖进口,体系还没有建立,市场推广不足等因素制约着3D 电视的成长。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林元芳也表示,我国的3D 行业还处在一个发展培育阶段,虽然在3D 的编解码、算法、芯片、系统、应用和测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结果,但是产业发展仍然面临着技术、健康、价格、眼镜、内容、标准、产业链、应用等八大制约因素。

为促进我国3D 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广电总局不断推出产业利好政策,3D产业的辐射区域正向着移动端和互联网端发展。周海燕表示,应为3D 产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以3D 显示终端的需求为导向,加快发展3D 投影机,3D 播放器等配套产业,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经过多年市场的孕育,3D 产业已经成为2012 年经济发展的新热点和新亮点,周海燕表示,要继续引导和支持3D 电视关键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调发展,提升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打通关节”塑造“参天大树”

美国好莱坞的3D 影片之所以能够飞速发展,与其完整链条密不可分。成千上万的从业者一起工作,每个人都专精一业,这样形成的整体自然高效。中国3D产业的发展,需要克服制作成本的昂贵以及技术经验的缺乏等行业短板,更需要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3D 高峰会展的创始人3DChina 总裁白强表示,只有将产业链条有效整合,才能把3D电影做好。3D 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也是一个多技术融合的产业,需要与传统产业相融合,才能够体现出价值。林元芳表示,3D 产业的发展,需要产业链各个环节的通力合作。

中国3D 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郭畅说,目前3D 产业链条存在着一个重要问题,就是3D 产业的技术标准太多,这不利于3D 产业的良性发展,我国的3D 生产企业应殊途同归,在职能3D 的发展基础之上,不但强调本身的显示技术,更重要的会强调后台与消费者的互动。周海燕也表示,3D 行业应抓住3D电视发展的机遇,进一步优化完善标准和相关的技术,大力推进LES,积极推动建立自主标准的3D 产业标准体系。数据显示,2011 年中国3D 电视的渗透率,一季度不到5%,二季度达到12%,三季度进一步递增至18%。在3D频道的催化作用下,相信3D 产业在2012 年的发展毕竟会呈现一番繁荣的景象,成长成“链条协同”、“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

来源:中国质量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