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并付诸积极的行动,全行业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果。不仅实现了传统产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建设也成为亮点。
传统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加大。作为化工行业中列入国家层面“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范畴的产品,电石成为2011年全行业调转工作做得较好的一个行业。2011年工业和信息化部确定的137.5万吨电石落后产能的淘汰目标任务,预计可以如期完成。此外,目前全国建成、在建、拟建的环保密闭炉超过300台,5000吨以下的电石炉基本已被停掉,电石先进产能的比重由40%提高到60%以上。
根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的最新统计,2011年全国新增烧碱装置能力488万吨,全部为离子膜烧碱装置,退出了97万吨隔膜烧碱产能;新增聚氯乙烯(PVC)装置能力186万吨,退出产能66万吨。可以说,氯碱行业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完全是在市场化的状态下完成的。在2011年烧碱生产和市场形势很好的前提下,全行业仍退出了97万吨的隔膜碱产能,表明企业出于自身发展的需要,已将结构调整变为自觉的行动。
技术进步方面舍得投入,技术装置水平不断提高。染料行业2011年增量扩产较少,多为向园区搬迁的项目。而且企业在科技和工艺投入、创品牌、走国际路线、兼并组合等方面做了许多工作。不少染料龙头企业增加的产能均在国外。
化肥行业原料路线改造取得重大进展,航天炉等先进煤气化技术的应用进展显著。河南心连心化肥公司2011年开工建设了采用洁净煤气化技术进行原料结构调整项目,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实施原料结构调整,改变心连心原合成氨煤气化装置只能使用块状煤原料的历史,使以粉煤为原料变成现实,在节能降本的同时,又可摆脱对块煤的依赖。晋开集团2011年在开封工业园区建设了百万吨总氨项目,该项目的核心技术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航天炉粉煤气化技术,并自创了“多炉并联”模式。
值得一提的是,2011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与建设成为结构调整的重要一环,企业投资新兴产业的热情和步伐加快。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年产200吨六氟磷酸锂项目在2011年全面投产,成为目前我国唯一能够批量生产晶体六氟磷酸锂的企业;大连兴科碳纤维有限公司2011年在鄂尔多斯开建年产1万吨的碳纤维项目;神华包头煤化工分公司正在运行和管理着世界首套、全球最大、国家级煤制烯烃示范工厂,2011年1月开始商业化运行以来,已经取得了10亿元以上的利润,是全国目前5个现代煤化工示范工程中第一个进入商业化运行的项目。该项目被列为国家现代煤化工示范项目,在坚持技术创新、推进国家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过程中取得了非凡业绩,为石化行业“十二五”调结构、转方式树立了榜样。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2011年,石油和化工行业面临的诸多弊端和矛盾使结构调整步伐缓慢。行业仍处于依赖投资拉动、内生增长动力不足的局面;资源和环境制约不断凸显;低端和初级产能过剩、重复建设严重;行业集中度低,导致市场秩序难有根本好转;技术投入和创新能力不足,整体竞争实力依然不强。
多数行业产能不降反升是调结构、转方式遇到的最大瓶颈。电石法聚氯乙烯企业2011年困难重重,因产能过剩和需求不旺,目前在产PVC装置的平均开工率为60%左右,有的企业停产达半年之久,有的装置开工率只有40%~50%。磷复肥也是产能严重过剩的一个产品,仅2011年就新开工48个项目。氮肥工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实现尿素退出产能410万吨的目标,同时尿素新增产能必须建立在产能置换的基础上。但结果是,2011年停产的尿素企业只有3家,形成的新产能超过淘汰的产能10倍以上。此外,2011年国内甲醇企业开工率不足60%,但新增甲醇产能达400万~500万吨,使得全行业未来结构调整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来源:中国化工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