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一触即发。
2011年12月,在中国建筑防水协会六届二次理事会期间,正式发布了《建筑防水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我国防水行业面临巨大的“扩大市场份额”历史机遇期。
过去的2011年,是我国建筑防水行业产业结构调整最大的一年,骨干防水企业继续加大投资力度做大做强,新的产业基地推进中小企业规模化发展,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一批骨干防水企业如东方雨虹、深圳卓宝、广东科顺等纷纷加大投资力度新建生产基地,通过改造升级装备,淘汰落后产能,扩大品种数量,促进企业做大做强。
不仅仅国内企业看到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外资也不甘示弱,纷纷扩大在华投资,希望分得一杯羹。
全国布局
受国内防水市场前景向好、利润率持续走高的刺激,一批国内大型防水企业加快了扩张步伐,通过在全国设立生产基地的战略提高市场占有率。
以东方雨虹、广东科顺为首的防水企业相继在全国设立生产基地,以降低物流成本,覆盖更广阔的市场。
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防水企业,东方雨虹在北京顺义、上海金山、湖南岳阳、辽宁锦州、广东惠州和云南昆明建有6大生产基地,总占地面积60多万平方米,覆盖了全国大部分防水市场。
“生产基地的建设既有助于企业自身的成长,又能改变当前整个行业缺乏龙头企业的现状。”广东科顺化工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伟忠对于全国布局扩张意图也表露无疑。据介绍,其公司已在北京、苏州、佛山、顺德布局了4大生产基地,基本覆盖了国内主要的一二线城市。
潍坊市宏源防水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郑风礼也坦言,为了减少物流成本,提供给用户完善的产品,公司已在江苏常州、吉林公主岭建立分厂,并会考虑在其他地方扩建生产基地。
兼并重组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中小型规模的防水企业总产值占到全行业的九成以上,大型企业所占的比重太低,行业集中度太低,这种情况下国内企业间开始内需性重组,组建企业集团成为趋势。
2010年,东方雨虹以现金2650万元收购昆明风行防水材料有限公司100%的股权;2011年,其又大举收购了位居中国防水前20强的知名品牌——江苏徐州的“卧牛山”。据公司内部人士透露,企业的并购策略并未到此结束,下一轮并购方案已在酝酿中。
“预计不久的将来,将会真正诞生一批覆盖全国市场、领导行业发展的防水企业。”陈伟忠说。
根据中国防水行业协会的规划,“十二五”末期,全国防水行业排名前50 位的企业市场占有率达到50%,并在现有基础上建立2~3 个区域性产业基地,发挥产业集群优势。
外资压境
在国内防水企业大举扩张的同时,外资企业也不甘寂寞。
格雷斯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防水企业,随着中国市场的高发展,企业成长表现不俗。随后欧文斯科宁、卡莱尔、杰斯曼、凡士通等美国防水企业陆续进入中国市场,皆收获颇丰。
更多的国外专业知名防水企业如加拿大索普瑞玛公司、美国GAF公司也进入人们的视线,进军中国市场的意图明显,而诸如陶氏化学、拜耳等老牌大型化学建材企业也在推出最新的防水产品,形成了综合性外资建材企业与专业防水企业共同争夺中国防水市场的局面。
加拿大英特瑞普公司则携带着其30年质保年限承诺及防滑技术高调亮相中国。其公司负责人毫不掩饰地向记者表达了逐鹿中国市场的决心,“我们有着25年的销售经验,在北美市场的年销量达2500万平方米,外加30年的质量保证年限、独有的防滑技术等过硬的产品品质,相信中国市场的销售预期亦会不俗。”
美国最大的防水公司——GAF公司的负责人Keith R·Sanders告诉记者:“GAF目前只是在中国寻找代理商,是否在中国建厂要看市场销售情况而定。”但他也表示,中国的防水市场欣欣向荣,投资建厂或将不远。
就此,杜邦中国公司销售代表米然分析认为:“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疲软,各种建设步伐放缓,而中国这边风景独好,巨大的发展潜力和政府在基础建设上的投入,让包括美国GAF公司在内的国外建材企业都把目光投向中国,来分享蛋糕。”
联想到格雷斯在武汉收购美利信,并兴建生产基地,日本积水住宅投资1.55亿美元沈阳建防水产业等事件综合来看,中国建筑市场长期的高成长性已被国际市场看好,防水行业的竞争将更为激烈。(刘云佳)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