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品牌大举占领市场,童装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时间:2012-02-17





据了解,中国目前有2亿多接近3亿儿童,每年还将增加1000万个新生儿,而我国童装企业数量有6000多家,不到全国服装企业总数的10%,产量仅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6%左右。随着海尔集团与厦门华融集团联合宣布,2010年将在全国推出3000多家海尔兄弟儿童用品专卖店。这标志着继洋品牌、成装品牌大举进入我国童装行业之后,其他行业的资本也纷纷开始进入童装行业。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童装市场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洋品牌童装大举占领市场


目前,在我国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以及重庆、成都等二线城市各大商城里面,洋品牌童装的专柜比比皆是。我国童装市场尤其是高端市场,基本是洋品牌的天下。米老鼠、巴布豆、加菲猫等洋品牌占据着显眼位置,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带有浓重西方韵味的外国品牌变得习以为常。据了解,在我国童装市场中洋品牌童装就占了50%以上,真正拥有品牌的国产童装仅占整个童装市场的10%左右。这样的局面着实让我国纺织服装行业,特别是童装行业的有识之士感觉到无比尴尬。


另外,洋品牌童装的价格普遍比同层次的国产品牌高出1到2倍。但其仍然能占据整个童装市场的半壁江山,个中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不过总的来看也是各种因素叠加所形成的。


从消费者的构成上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目前儿童的父母多是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即有些媒体所谓的“独一代”之后的“独二代”。这部分小孩的家长,大多都是1980年以后出生,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他们的消费观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以前并不大重视的童装来说,他们也逐渐开始重视童装的品牌、款式和质量。再者,目前一部分儿童特别是大中城市的儿童也开始追求名牌服装。越来越多的父母也愿意他们的子女买时髦洋品牌童装的趋势在不断上升,即使价格昂贵而且穿的时间仅为几个月也无所谓。这就是目前洋品牌童装在我国大中城市市场占据“半壁江山”的原因之一。


同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的是由于我国的童装行业起步较洋品牌童装晚。所以,在客观上的差距还是明显存在的。比如,洋品牌童装首先在款式上卡通效果非常明显,新颖独特,潮流感强,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同时,其在图案的设计以及色彩的运用上都活泼夸张,色彩鲜艳,休闲性强。能够非常好地把握住儿童消费群体的心理,激起他们的购买欲望。


设计先进,品种齐全也是洋品牌童装吸引消费者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洋品牌童装经过数十年的经营发展,早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完整体系。其产品从T恤、外套、薄厚毛衫、长裤、套裙、背心、套服等等,几乎是无所不包。从里到外、从头到脚,从居家到外出、上学,所有儿童系列应有尽有。这对于消费者来说,就有了比较大的选择空间。


再者,洋品牌童装相对国产童装来说,还具有良好的营销意识以及完善的营销手段。以2011年六一儿童节为例,成都的一家洋品牌专卖店不但精心布置了店里的风格,以配合儿童节的喜庆气氛。还不失时机地推出了一系列的促销活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销售额。


还有,洋品牌童装利用滚动媒体以及平面媒体的宣传密度也远远高于国产童装品牌。所以洋品牌童装的市场占有份额也不断攀升。


国产童装仍在上下求索


我国童装行业,在2000年左右基本上形成了以广东佛山、浙江湖州、福建石狮和武汉为主要的四个生产基地。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受地理位置以及产业链等影响。石狮和武汉的童装产业逐渐趋于弱势,佛山与湖州则继续做大做强。与此同时,东莞的童装行业也随着自身的优势后来居上成为了新崛起的童装基地之一。


但是,纵观国内童装市场,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品牌尚没有形成。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来自于童装企业的规模普遍不大,贴牌、杂牌、无牌工厂仍然较多。以及童装企业的设计人员严重缺乏,企业之间的同质化竞争比较严重等一系列因素。


周利明是浙江一家童装工厂的负责人,他的工厂目前有近200名工人。但是,这些年以来他没有考虑过打造自己的品牌状态。


他目前的业务范围主要集中于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广大市场,由各地的童装批发商给他下订单,他在凭借自己所在地的产业链优势在短时间内生产产品。用周利明自己的话说,就是从面辅料设计、印花、绣花、纽扣到成衣制造在不到一公里的范围就能完成产业配套。如果客户看中一个新款,从打样到批量生产也仅仅只要2、3天时间。小童装企业“船小好调头”的灵活性优势,让周利明这些年在童装行业里面游刃有余。


不过,他工厂里几乎没有设计人员,款式基本靠仿,并且产品的制作跟大企业相比要粗糙很多。虽然,他的童装产品价格低廉,销售也尚可以,但是,周利明还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是:其做工粗糙的产品,设计方面又是抄袭跟风,缺乏品牌个性及品牌文化,将直接导致其竞争力弱,市场份额也一定会逐步萎缩。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