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材料产业目标产值2万亿,稀土永磁等将获重点发展


作者:李雁争    时间:2012-02-24





昨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发布《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规划》提出的目标为:到2015年,新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打造10个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新材料销售收入超150亿元的综合性龙头企业,培育20个新材料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专业性骨干企业,建成若干主业突出、产业配套齐全、年产值超过300亿元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和产业集群。《规划》还将稀土功能材料等明确为发展重点。

  年均增长率目标超过25%

  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本市场一直对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充满期待。昨日发布的《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新材料产业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

  一方面,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重大工程,需要新材料产业提供支撑和保障,也为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我国原材料工业规模巨大,部分行业产能过剩,资源、能源、环境等约束日益强化,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

  为此,《规划》提出,“十二五”新材料产业预期发展目标是总产值达到2万亿元,年均增长率超过25%。到2015年,建立起具备一定自主创新能力、规模较大、产业配套齐全的新材料产业体系,突破一批国家建设急需、引领未来发展的关键材料和技术,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形成一批布局合理、特色鲜明、产业集聚的新材料产业基地,新材料对材料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规划》要求,到2020年,建立起具备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新材料产业体系,新材料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主要品种能够满足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的需要,部分新材料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材料工业升级换代取得显著成效,初步实现材料大国向材料强国的战略转变。

  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

  《规划》提出了新材料产业的6大发展重点,分别是特种金属功能材料、高端金属结构材料、先进高分子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性能复合材料和前沿新材料。

  由于每个领域都包含多个新材料品种,其发展水平和发展特征各不一样,《规划》根据各领域特点,参考材料分类方法,将6大领域进一步细分为20个重点方向。

  在特殊金属功能材料中,稀土功能材料是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规划》要求,以提高稀土新材料性能、扩大高端领域应用、增加产品附加值为重点,充分发挥我国稀土资源优势,壮大稀土新材料产业规模。

  包钢稀土有关人士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难以离开稀土,稀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中国钢研科技集团功能所副所长李卫也指出,“中国的稀土产业没有道理做不好,毕竟资源在我们手中。”

  《规划》要求,高度重视稀土等我国具有优势的战略性资源保护,加强战略性资源储备,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境外资源开发与利用,优化资源全球化配置,为新材料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合理规划资源开发规模,整顿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依法打击滥采乱挖,提高资源回采率。

  稀土永磁材料发展空间广阔

  对于稀土功能材料,《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超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积极开发高比容量、低自放电、长寿命的新型储氢材料,提高研磨抛光材料产品档次,提升现有催化材料性能和制备技术水平。

  业内人士认为,在永磁、发光、储氢、催化四大应用领域中,稀土永磁是规模最大、潜力最大的部分。

  大通证券研究员介绍说,与传统电机相比,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具有高效节能、重量轻、体积小、控制调速性好、可靠性强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风力发电、电动汽车、工业电机、家用电机等领域。

  在工业节能电机方面,我国重点耗能行业的风机、水泵、压缩机等通用设备耗电约占40%以上,年用电量超过5000亿千瓦时。据保守估计,采用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拖动通用设备的系统运行效率平均可提高20%-40%,节电潜力1000亿-2000亿千瓦时。

  大通证券预计,到2015年我国风电有望实现1亿千瓦装机容量,按照每台1MW级永磁风力发电机需用钕铁硼0.6-1.5吨计算,约消耗钕铁硼6万-15万吨,这将为钕铁硼永磁材料今后的应用提供广阔空间。

  财通证券分析师郭建中表示,随着下游节能环保和新能源领域需求的不断增长,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市场规模将不断增长,预计2011年-2014年高性能钕铁硼的需求年均增速在25%以上,到2014年总需求量将增长至32000吨左右。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