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不利因素发电企业集体发力调结构


时间:2012-03-01





  用国家电监会主席吴新雄的话来说,对发电企业来说,2011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煤价持续高位运行、资金成本大幅攀升、来水偏枯……刚刚过去的2011,发电企业的日子究竟怎么样?2012我国电力工业面临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日前,华能、华电、国电、大唐四大发电集团纷纷召开年度会议,就这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和思考。


  2012:电力紧张、高煤价依旧


  在1月11日召开的华能集团2012年工作会议上,中电联相关负责人介绍了2011年我国电力工业发展情况,并对2012年的相关电力数据作出了预测。


  据介绍,截至2011年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0.56亿千瓦,其中火电7.65亿千瓦,核电1257万千瓦,水电2.31亿千瓦,并网风电4505万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214万千瓦。火电占总装机比例为72.5%,比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电力投资方面,继续保持较大规模。电源工程完成投资3712亿元,比上年下降6.5%。火电完成投资1054亿元,同比下降26.1%,占全部电源投资比重下降至28.4%,比上年大幅度下降了7.5个百分点。清洁能源投资比重明显上升,新增装机结构继续优化。


  2011年全国电力消费需求总体旺盛。全社会用电量达到4.69万亿度,同比增长11.7%。由于来水偏枯,水电发电量出现同比下降情况,火电发电量占全部发电的比重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火电设备利用小时数比去年提高264小时。


  中电联认为,2012年经济和电力发展环境将更加复杂,电力需求增速将有所回落。2012发电量将达到5.13万亿度,增速比去年回落2个百分点,呈现前低后高态势。 2012年新增装机容量比2011年要减少1000万千瓦,是2006年以来投产最少的一年。 年底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1.4亿千瓦左右,超过美国,其中水电2.5亿千瓦,火电8.1亿千瓦,核电1477万千瓦,并网风电5900万千瓦。发电装机以及火电装机增速将低于用电量增速,电力供需形势仍然保持紧张,电煤供应的形势和价格将很大程度上影响电力供应。


  华能集团总经理曹培玺分析,2012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可能出现回落,但由于近年来发电企业投资能力下降,新增装机有所减少,预计今年将延续这一趋势,加上受煤炭供应、来水等因素影响,我国一些地区、部分时段仍将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另外,煤炭受运力制约和产业集中度提高、部分省份上调煤炭调节基金等因素影响,国内煤价仍可能持续高位运行,给企业保障煤炭供应,降低燃料成本带来了新的压力。


  调结构成必然趋势


  面对2012年复杂的经济和电力形势,几大发电集团都开出了“结构调整”的药方。


  2011年,华能完成发电量604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完成煤炭产量6406万吨,同比增长38.5%。煤炭生产能力达到6817万吨/年。截至2011年底,华能发电装机总容量达12538万千瓦,同比增长10.5%,继续保持亚洲第一大、世界第二大发电企业地位。尽管如此,华能总经理曹培玺表示,公司仍然面临诸多矛盾。受煤电体制以及公司产业结构、电源结构、区域布局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火电产业严重亏损,经营成本大幅增长,实现利润持续下滑,财务风险加大,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


  “要以创建世界一流企业为契机,按照世界一流企业的标准,坚决从过去比较注重规模转变到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上来。”曹培玺说。华能将加快推进电源结构调整。重点发展效益型火电、大力发展水电,积极发展有效益的风电、光伏,努力发展核电;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金融、科技等产业的盈利水平和产业协同水平,进一步提高电煤运输能力,提高公司电煤自供率。2012年华能确定其经营绩效目标为,完成发电量6600亿千瓦时,煤炭产量6670万吨,营业收入3040亿元,利润90亿元,供电煤耗由2011年的318.68克/千瓦时进一步降至317.21克/千瓦时。


  2011年,华电完成发电量417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5.8%,实现销售收入1692 亿元。装机容量达到9410万千瓦,控股煤炭产能达2560万吨/年。华电总经理云公民在题为《加快战略转型,全力提升效益,为创建世界一流能源集团而努力奋斗》的年度工作报告中提出2012年将重点抓好七个方面工作。其中第一个就是进一步加快结构调整,不断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加强经营管理,全力提升效益水平。


  此外,国电和大唐也提出,要充分认识转方式、调结构的紧迫性,2012年要加快企业转型,控制投资规模,着力提升发展质量,持续优化产业结构,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来源:中电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