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低关税”政策正式实施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着一种担心,大多数人认为“低关税”将是一把悬在中国乳业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外资品牌进军中国的门槛大幅降低,此举将严重冲击国产品牌的市场份额。
然而,从政策实施后的一个半月的情况来看,这种担心并未成为现实。国产奶粉凭借近年来不懈的质量坚持和品牌建设,在品质、营销等领域的综合优势正不断转化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从而在应对“低关税”时,也拥有了十足的底气。
中国乳业已经正式进入“低关税”时代。虽然几大外资品牌纷纷以“集体涨价”这种明显超出常识更超出公众心理预期的手段对中国消费者开了一个大玩笑,但更多国际品牌诸如最大婴儿食品供应商喜宝、达能旗下新西兰最大奶粉品牌可瑞康、欧洲最大有机食品供应商瑞士英雄、荷兰欧比佳、德国美乐宝旗下爱他美、新西兰诗妙健、澳洲益智源、新西兰奥兰等纷纷入局表明,中国乳业的竞争格局改变已经是既成事实。
“在未来,各种莫须有的名义频繁涨价可以消停一下了”,在最近的一篇署名文章中,乳业专家宋亮认为:“随着大量纯进口品牌奶粉的进入,未来传统几大进口品牌垄断的格局将明显改变,一、二线城市的婴幼儿奶粉市场将会随着新竞争对手的进入,而变得更具竞争性。”笔者认为,市场的变化将远不止与此,更多外资品牌的进入,将进一步推动“洋品牌走下神坛”,实质上的竞争将从“品牌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的竞争,国产品牌完全可以淡定面对。
高价≠优质,洋奶粉问题频出
虽然“涨价”依然是2011年外资品牌的主旋律,但包括对其暴利模式、产品品质等多个角度的质疑,已经让洋品牌们逐步走下神坛。相关调查显示,洋奶粉内地售价全球最贵,毛利率达100%,东方艾格乳业分析师陈连芳忍不住说: “洋品牌奶粉赚取暴利是业内公认的事实。无论是和其原产地,还是周边国家、地区相比,国内在售的洋品牌奶粉堪称全球最贵!”
然而,“高价”真的意味着“高质”吗?在过去的一年中,外资品牌陆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让不少消费者觉得心里越来越不踏实——“现在,无论是买国产奶粉还是外国奶粉,最担心的是吃着吃着就出了问题,刚吃完接着爆出问题来”。
问题还不止于此,即使是跨国代购,也难免遇到两方面的问题。
一个是产品质量安全没法保障,买到假货是常事。一位在澳大利亚的网友就晒出了她在国内淘宝商城和澳洲超市买的同一品牌的两罐奶粉,比较后发现不仅味道很不同,网购的奶粉也不如在澳洲买的细腻。这种真奶粉罐装假奶粉的“调包”案例并不少见,就连标注产地无迹可寻的“假洋品牌”也开始出现……这些都极大地影响了消费者的信心。
从过去几年盲目迷信国外品牌,到2011年下半年舆论层面的理性思考和探讨,都在推进整个市场逐步回归理性,回到正常的秩序中。对于本土品牌来说,这意味着“产品品质”、“消费者洞察力”、“本土化运营”等领域的综合优势终于能够转化为市场竞争力,当然是一个利好消息。
专家:中外奶粉品质技术已无明显差别
中国乳品工业协会理事长宋昆冈曾表示,“经过近年的整顿和改造,中国乳业已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现在是国产乳制品质量最好的时期。”尤其是在2011年初,经历了一次异常严格的乳业整顿之后,一批技术落后、生产规模较小的企业被淘汰,行业整体装备技术水平、生产条件、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在原料领域、产品标准和生产质量保障体系上,并不逊色于进口奶粉。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