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金三银四”,低迷许久的国内钢市依稀现出企稳迹象。然而,杯水难解巨渴,持续近半年的钢价调整与信贷严控,显然已让传统钢贸业内伤深重。对于那些习惯开宝马、开奔驰的钢材贸易商而言,“众乐乐”的光景一去不返,微利时代钢贸企业洗牌转型已在所难免。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日前发布的中国2月钢铁行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2.8%,已经连续两个月低于50%,显示钢铁业景气度继续下滑。
为了摸清国内钢贸业经营现状与发展前景,证券时报记者近日对上海钢贸圈进行了走访调查。
信贷严控加剧经营难
今年不少钢贸商的贷款额度降幅甚至达到了三分之一,而3月份是钢贸业的一个还款高峰,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坎。
无锡钢材市场老板卷款逃跑事件的余波犹未平息。
据悉,由于担忧该事件诱发蝴蝶效应,大部分银行对钢贸行业的信贷都进行了“特别关照”,致使民营钢贸业普遍资金吃紧。
“2008年都没这么难过,现在甚至比金融危机那会儿还困难,等行情好转等得花儿也谢了,银行对钢贸业的信贷也卡得比较紧。”曲阳路上的大柏树钢材市场,是上海知名的老牌钢贸集散地,周围聚集着大小4000余家钢贸企业。李峰化名的公司也在附近,他对记者一语道出了眼下的行业困境。
作为一家年贸易量50万吨的大型钢贸企业,李峰的公司眼下深感经营艰难,公司年前买的货,大部分还没能回本。李峰坦言,尽管终端需求情况最近稍微好了些,但钢贸生意已是越来越难做,资金成本上升与银行严控信贷,让这个行业加速陷入微利困境。
昌本钢铁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谭滔也表示,近期钢贸业整体资金偏紧,多数企业的贷款额度被银行削减。“现在银行对钢贸商贷款是只进不出,我们公司最近有两笔贷款到期后就没再下发,受影响的额度在5000万元左右,等于砍掉了五分之一的额度。虽然公司去年就预计到这种情况,刻意减少了库存且降低了对钢厂的垫资比例,但额度下降多少对公司有些影响。”
传统的钢厂代理制决定了钢贸行业资本密集型的特点,即便不做代理,库存的资金占用也在所难免。由于此前发生的钢市老板跑路事件,钢贸圈内谈及资金流状况多有避讳。有知情人士表示,今年部分贸易商贷款额度降幅甚至达到三分之一,而3月份是钢贸业的一个还款高峰,这对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个坎,为此,民营钢贸商集中的福建籍商会也在到处想办法。
曾经一荣俱荣,如今忧虑一损俱损。尽管存款准备金率如期下调,但身处贷款利益链条上游的银行对钢贸行业仍在进行严控。广发银行上海某支行信贷经理称,该支行此前也曾发生钢贸商跑路的情况,自去年年底开始,钢贸业务方面的动产质押就基本停止,目前要求房产抵押,而且质押比例从80%降到了60%。企业贷款到期以后暂时也不再新增贷款。
传统钢贸业的进与退
目前几乎所有的大钢厂都在做自己的钢铁物流,更深层次涉及到贸易环节,这使得传统钢贸业务被明显压缩,钢贸商洗牌已成大势所趋。
如何运作才能熬过行业寒冬,是钢贸企业必须要面对的一个课题。危中存机,上下游的全线萎靡,让传统钢贸业启动了自我洗牌的救赎机制。
西本新干线总经理助理盛志诚表示,去年下半年来的钢价阴跌行情基本抑制了今年钢贸商的囤货需求,除了大型国企还在遵循传统钢厂代理制度,很多中小贸易商都已主动退出。此外,资金成本高也影响了囤货需求,按照当前的钢价和利率计算,吨钢每月仅资金成本就需50元左右。
“上游产能迅速扩张,经济增速在回落,下游需求在收窄,这决定了整个钢铁产业的长期不景气。”盛志诚称,目前几乎所有的大钢厂都在做自己的钢铁物流,更深层次涉及到贸易环节,这使得传统钢贸业务被明显压缩,钢贸商洗牌已成大势所趋。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1~2月,反映国内钢铁行业运行状况的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同比仅增长8.4%,增速自去年9月起持续放缓。行业入冬,钢厂被迫发展非钢业务。当前钢厂的钢材直销比例也已从过去的40%提高至70%。虽说近期下游终端采购略有回升、库存下降,但稳定性还需观察,且房地产、汽车、造船等用钢行业未见明显回暖。
谭滔介绍说,去年钢铁行业的强势调控对民营企业影响比较大,中等规模以下的钢贸商,将有一个市场淘汰的过程,近期有些小型钢贸商已经关门歇业。“大型钢贸企业的转型主要指多元化经营,通过运作盘活资金。纯粹的跨行业转型可能在中小贸易商里有一些,但鲜有成功案例。”
李峰的名片上印着公司的主营业务,除了赖以发家的钢铁贸易,典当行、融资担保、房地产开发、出口贸易、股权投资、钢材市场、家具市场、钢厂也都赫然在列,公司名称也已冠以控股集团。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