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我国化学制剂外贸情况分析


作者:郭晓丹    时间:2012-03-22





  2011年对我国医药外贸来说,是极为不平静的一年。受欧美债务危机影响,传统外部市场需求急剧减弱;原材料、人工、动力成本持续上升,人民币升值压力不减,国际贸易摩擦加剧,都使我国医药出口遭遇巨大的挑战。未来全球市场的经济风险和不确定性,以及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威胁着我国医药商品价格竞争优势。


  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医药外贸进出口总值为73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9%,再次刷新了历史纪录。而作为我国医药外贸主要支柱之一的化学制剂更是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增长。2011年,我国化学制剂进出口额达102.7亿美元,同比增长55.7%。其中,出口额21.74亿美元,同比增长40.2%;进口额80.96亿美元,同比增长60.5%,贸易逆差59.2亿美元,比上年净增加17.28亿美元。2011年下半年以来,在政府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协调的政策引导下,化学制剂进口增幅高于出口,贸易逆差显著增大,推动整体医药外贸发展趋向平衡。


  贸易伙伴多元化成效显现


  2011年,我国化学制剂对外贸易中欧洲、亚洲和北美三足鼎立的局面继续得以保持,共占83.3%的份额。其中,欧洲继续稳居第一,以61.4亿美元领先,占比为59.8%;亚洲以14.5亿美元紧随其后;北美以9.5亿美元位居第三。与2010年同期相比,我国与大洋洲、南美洲、欧洲和北美洲双边贸易增势显著,分别达到390%、129%、65%和48%。


  2011年,我国共与174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化学制剂贸易,但出口市场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在过去几年中,亚洲一直占据我国化学制剂出口的半壁江山,但2011年,我国对亚洲制剂出口额却同比下降4.8%,拖累出口比重下降了16个百分点。而我国对大洋洲和欧洲市场出口额分别增长968.7%和65.2%,增速较同期我国化学制剂出口总体增速分别高928和25个百分点,所占比重分别提高了18.7和2.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国化学制剂传统出口市场韩国、印度、东盟和中东所占比重则分别下降了17.1%、19.5%、9.6%和6.4%。这一方面说明,发达国家由于控制医疗费用支出以及研发成本增加,对我国仿制药品的需求呈日益增长之势;另一方面也表明,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货币贬值已给我国化学制剂出口造成了极大冲击。


  从进口来源地看,我国化学制剂进口依旧以发达国家为主,德国、美国、意大利、法国和英国是我国前五大进口市场,占化学制剂进口总额的52.2%。其中,德国以12.3亿美元的进口额位居第一位,同比增长32.3%。此外,我国自拉美进口化学制剂量价大幅提升,拉动进口额同比增长221.7%,达5.2亿美元,显示出不俗的增长潜力。联合国拉美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作出的报告称,中国已成为巴西和智利的第一大出口对象国,也是阿根廷和秘鲁等其他拉美国家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中国一直在积极发展与拉美国家的经贸关系,不断扩大从拉美进口产品的规模和品种,收窄贸易顺差,带动中国拉美药品贸易的快速发展。


  民企出口比重较快提升


  2011年,我国共有1243家企业从事化学制剂出口。其中,“三资”企业167家,出口额10.1亿美元,同比增长25.6%,低于制剂出口总体增幅14.6个百分点,占比46.2%,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个百分点;国有企业增长也低于总体增幅近3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民营企业出口呈大幅增长之势,出口额达8.5亿美元,同比增长84%,出口比重比上年同期增长了9.6个百分点,占我国化学制剂出口总额的39%。


  从出口前20家企业看,14家为本土企业,但所占出口比重仅有30%,反映出我国本土化学制剂企业出口集中度并不高,缺乏可以和外资企业竞争的规模优势。14家本土企业中,50%的企业实现了量价齐升,但与外资企业相比,价格差距依旧较大,且出口主要集中于非洲、巴西、东盟和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对发达国家市场的出口依旧以外资企业为主,主要集中于澳大利亚、韩国、美国、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总体来看,民营企业在我国制剂出口中所占比重有所上升,这可能与国际市场对我国仿制药需求加强,我国本土企业加大国际市场开拓力度有关。


  2011年,共有343家企业从事化学制剂进口,以“三资”企业为主,进口额56亿美元,同比增长76.6%,占我化学制剂进口总额的69%。进口前10家企业中,除上海国药外高桥医药有限公司外,全部为外资企业,进口额占我国化学制剂进口总额的49%,集中度相对较高,基本掌控着我国化学制剂进口话语权。而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进口额相对逊色,占我国化学制剂进口总额的28%,同比增长在30%左右,远低于外资企业进口增速。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