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300家运营商布局LTE,产业链齐发力抢4G先机


作者:邹奕萍    时间:2012-03-22





种种迹象表明,全球LTE开始步入商用阶段。根据全球移动供应商协会GSA日前在其《LTE演进》报告更新中确认,目前共有301家运营商致力于LTE商用网络部署或正在进行试验、技术测试或研究,这一数字比去年同期高出50%以上。而随着全球范围内无线数据传输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运营商将部署LTE.4G竞逐大戏已经开场。

  全球LTE渐成规模

  移动互联网驱动4G发展。爱立信CTO Hakan Eriksson根据近期检测结果指出,2009年,移动网络上的数据流量超过语音,数据流量在18个月内走完了语音流量20年的路程,而到2015年二者之比将达到30:1,2020年更将增至1000:1.

  伴随着数据的爆炸 ,用户需要更高的带宽和更佳体验,运营商必须扩大网络容量,提高接入速度,同时提供相应的强大后台支撑系统、计费系统和监测系统,在此背景下,LTE成为全球运营商未来部网的必然选择。

  由此,全球运营商布局4G网络的速度正在加快,范围进一步扩大。GSA报告显示,目前共有57家LTE运营商已经推出商业服务,比该协会一年前的报告多出40家。LTE商用服务现已在32个国家和地区推出。美国移动运营商AT&T宣布,将在今年夏天前将其LTE 4G网络扩大到另外11个城市。目前该公司的4G网络已覆盖了28个城市。美国另一家运营商Verizon的LTE网络覆盖城市最多,达到196个。在新兴市场,有报道称,印度最大的私营电信公司印度巴帝电信公司很可能将开启4G服务。

  有业内专家曾对LTE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分析和预测。根据研究显示,2010-2014年,全球LTE用户的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00%,增长速度会快于以往的所有移动标准,包括3G。在网络发展方面,2013年全球将部署38906个LTE基站,到2015年基站数将达24.2万个。

  4G产业链随势疾进

  全球运营商在LTE上的持续投入将给设备商、芯片商和终端厂商带来巨大的利好,同时也加速了LTE产业生态环境的成熟与完善。

  产业链已应势而动,爱立信近日提出了最新的预测,其估计全球移动宽带用户将在2016年达到50亿人,带宽需求紧俏,4G产业链20个月内成形。产业链伺机而动,正在进行一场新的排位赛,目的就是争抢4G先机。

  目前,运营商定制终端成为主要驱动力。终端方面,推出4G手机的厂商越来越多。GSA最新报告显示,目前已有137款LTE用户端设备上市,相比3个月前,该数字增长40%。这些用户端产品来自全球42家设备制造商。事实上,无论是加入LTE网络卡位战的设备制造商,还是LTE网络本身的规模,均在快速扩张,为4G产业生态系统的成熟完善不断添砖加瓦。

  Sprint将于2012年下半年推出第一款4G/LTE终端,该运营商预计将在2012年全年推出约15款终端,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数据卡。美国另一区域运营商Cellular计划2012年推出5-7部LTE终端,其中包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其他产品。

  微软日前表示,将尽快发布Windows LTE手机。而谷歌和三星此前发布的Galaxy Nexus智能手机将4G LTE功能作为卖点,去年三星公司支持LTE的智能手机在韩国销售量达130万台。而苹果新款iPad支持最高速率达72Mbps的LTE。据摩根士丹利预测,苹果下一代iPhone也将支持LTE功能。

  抢4G先机机遇挑战并存

  目前,81个国家的218家运营商已经投资建设LTE网络,而这仅仅只是浪潮开始。面对新的增长机遇,中国设备商也与世界电信业界巨头一道前进。以中兴、华为等中国设备厂商的市场领先实力,使得中国设备商在这个大蛋糕中也将有巨大商机。

  据全球移动通信供应商协会GSA最新发布的LTE演进报告称,在全球已经正式商用的49张LTE商用网络中,华为部署的LTE商用网络有23个,超过爱立信的21个,位居业界第一位。同时,在2012年上半年,华为LTE手机将会上市,从而不断拓展华为手机的产品线。

  分析机构预测,到2014年,全世界通信运营商用于LTE的通讯设备开支将增长18.6倍,从2010年的15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279亿美元——在乐观的设备厂商人士看来,这个数字实在低得离谱。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终端制造商所面临的挑战是以后巨大的也是细分的市场,如何在巨大的市场中,纷繁的技术中找到细分市场并占领细分市场将非常关键。(邹奕萍)

来源:通信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