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置补贴持续增加,农机行业步入高速发展期


时间:2012-04-10





  日前,农业部公布2012年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具体政策细则,其中,对农机购置补贴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预计今年补贴达200亿元,比去年增加25亿元。数据显示,最近5年,我国农业机械工业的总产值在逐年增加,复合增长率已经达到21%,农业机械化的水平也在稳步升高。下一阶段,市场人士认为,在补贴政策的支持下,农机行业将步入高速发展期。


  农机购置补贴持续增加


  最近几年,国家对农机购置补贴的支持力度持续加大,2010年为155亿元,2011年为175亿元,而2012年则增至200亿元。“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扩大了内需,拉动规模以上农机工业产值年均增长超过20%,促进了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在确保粮食生产‘八连增’、农民收入‘八连快’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等方面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部有关负责人如是说。


  数据显示,在2010年,我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了52.3%,标志着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由人畜力作业为主向机械化作业为主的历史性跨越。而截至到目前,该指数已经连续6年保持2个百分点以上的增幅。对于2012年补贴政策的总体目标,农业部表示,要以转变农机化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调整优化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化作业水平为主要任务,加快推进主要农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积极发展畜牧业、渔业、设施农业、林果业及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


  在细则中,农业部指出,补贴机具种类涵盖12大类46个小类180个品目,在此基础上各地可再自行增加30个品目。


  行业进入高速发展期


  随着农机购置补贴逐年增加,以及市场内在需求的双重拉动,农机行业在最近几年保持了持续而快速的发展。根据中国农机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11年,农机工业全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898亿元,工业销售产值共完成2829亿元,双双保持了30%以上的稳定增长,增幅比全国机械工业分别高8.68和9.5个百分点。同时,在纳入统计的12个小行业中,多数行业全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和工业销售产值同比也都保持了三成以上的增幅。


  在最新发布的策略报告中,中信证券的研究人员认为,行业发展主要有四方面的驱动因素:一是宏观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农民购买力提高及农产品价格上涨带来的比较收益提高均会刺激农民的购机需求;二是劳动力减少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加快机械替代劳动力的步伐;三是土地流转和农机购机补贴政策推动行业快速成长;四是机械工业的发展和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健全也刺激了农机部分需求。据了解,农机工业“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到2015年,农机工业生产总值将由2010年的2800亿元增加至4000亿元。


  在规模和业绩双双增长的同时,农机行业的集中度也将逐步提高。目前,国内农机制造业发展并不平衡,国内农机行业中小甚至微型企业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小鬼当家”。农机生产企业数量众多,市场较为分散,绝大部分企业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较小。为此,工信部在去年明确提出鼓励农机企业集团化发展,形成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小企业相配套的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以及围绕科研机制创新,支持重点企业技术进步,带动整个行业发展,并提出到2015年形成5家年销售收入在150亿元以上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


  重点关注行业龙头


  “未来数年农机工业仍然是社会投资的热点行业,大量资金不断涌入,在推动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农机企业间竞争的激烈程度,部分企业必须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升级,提升制造水平,形成各自的精益化特点,才能继续保持竞争优势。”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宁学贵指出。


  鉴于行业专业化、集中化的发展态势,中信证券认为自主创新能力强、销售渠道广、规模效应明显、产品结构丰富、并且所生产产品受到国家政策重点扶持的行业龙头公司未来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此外,德邦证券认为农业机械未来的投资机会将主要围绕在“水”这一主题。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用水量占全国用水量的62.4%,而工业用水量仅占全国用水量的23.3%,农业节水空间广大。同时,我国以农业经济为主的西北地区,农业用水占整个地区用水的比重相当大,包括甘肃、内蒙古、宁夏和新疆在内的西北地区农业用水量占当地用水量比重超过75%,工业用水占比不到15%。可以说,区域性缺水极大地限制了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尤其是我国黄河以北地区的成旱面积较大,靠天吃饭严重。因此,德邦证券表示,农业节水灌溉对我国农业以及经济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相应的,农业节水灌溉企业在未来二到三年的成长机会也会比较大。

来源:金融时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