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球两大制药巨头英国葛兰素史克(GlaxoSmithKlinePLC)与美国强生(JNJ)联手成立了一家2 亿美元的风险投资基金,合作方还包括已在IT 界赢得盛名的风投“老将”指数创投(Index Ventures),其中,葛兰素史克与强生各出资5000 万美元,而指数创投将出资1 亿美元并决定投资策略。据媒体报道,该只基金的成立,或将资金引向早期生物技术投资。
在全球医药行业增速放缓、新药研发困难的大背景下,跨国药企不约而同地开始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是新的模式,新的市场也成为其着眼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自然成为各方的必争之地。去年11 月15 日,全球第五大制药公司,瑞士诺华制药与广东省中山市政府签订谅解备忘录,将增资2500 万美元加大市场开发,将诺华山德士中山工厂建设成为国内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基地,预计年销售额将达100 亿元。日前,也有媒体报道,美国辉瑞、美国强生和瑞士诺华3 家跨国制药公司,将因戒烟药被纳入医保而受益。可见,跨国巨头已经开始深挖中国市场。
行业发展不利 跨国药企陷入危机
目前,跨国制药巨头面临新药研发难、后续研发费用高、专利药到期、研发速度相对较慢等问题。据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介绍,在欧美,开发一个全新药物通常需要耗资10 亿美元至20 亿美元,耗时12 年至15年,是一个相当大的工程。而跨国药企倾向于药物研发,药物生产则由代工厂代理,因此迫切需要以收购、兼并、合资等新形式取代传统的资金注入模式,以推动研发进程。此外,受到明星药物相继到期的拖累,很多跨国药企还遭遇了经营困境,部分跨国制药企业公布的2011 年第四季度净利润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而面对企业净利润下滑的难题,部分跨国制药巨头开始进入中国市场掘金,但在此过程中,仍然出现了不少问题。郭凡礼表示,首先,在合法经营上,部分跨国制药巨头出现商业受贿。其次,在药品研发上,跨国制药企业研发速度及技术更新相对较慢,且周期长,同时,由于专利药到期,使得新药研发速度跟不上市场需求。再次,在中国市场上,药品质量监管难度较大。最后,仿制药市场竞争激烈导致跨国药企并购难度加大,同时,中国政府对药品进行降价等举措将不利于跨国制药企业本土化生产。
西药东进 中国制药企业难御“外敌”?
虽然跨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并非一路平坦,但时至今日,它们已经逐渐适应了这个市场,生意也日渐红火。1981年,中日合资的中国大冢制药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这一年被认为是跨国制药企业西药东进的元年。此后30 年里,世界制药业排名靠前的企业悉数进入中国市场。2010 年,随着与新医改有关的更多配套文件的相继推出,中国加大了对国内行业的升级改造,这不仅给国内企业带来了福祉,跨国药企更是借机扩容。
面对跨国药企的蜂拥而至,国内制药企业往往束手无策。这是因为,由于行业内部的混乱无序,企业大多自顾不暇。“目前,国内医药市场有企业千余家,其中有700 多家是投入资金50 万元左右的小企业,其产品质量根本得不到保证。”郭凡礼介绍道,“这就造成国内市场鱼目混杂、秩序混乱。可以用4 个字概括国内市场的现状,那就是小、散、乱、差,行业迫切需要一次洗牌。”
此外,不仅在国内市场上,在国际市场上,中国药企同样难与跨国药企分庭抗礼。按照以往惯例,中国制药企业“走出去”大都是打着“中药中医”的金字招牌,不成想反而适得其反,在欧美市场屡屡碰壁。“中药确实是中国制药企业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其他类型的药品,我们的研发并不处于上风。”郭凡礼说,“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外,消费者健康和生命安全方面的理念与国内不同,有的时候,中药进入国外市场甚至被标上‘毒药’的注释。”据介绍,因为中药大多依靠老处方,缺少临床试验,因此得不到欧美市场的信任。
郭凡礼认为,中国医药企业只有做大做强,才能在市场上立足。一方面,中国医药企业还是要从提高自身水平出发,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大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产品,把眼光放到新药的研发上,增强医药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加强资本运营,通过兼并、重组解除小规模的束缚,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大集团,促进生产流通的规模化、集约化,才能促进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也才能真正保证国家药品供应保障体系的建立。另一方面,在自身产品经得起考验的情况下,国内相关医药协会可以带头组团“出海”宣传,以团队的力量扩大可信度和知名度。
来源:中国贸易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