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4月份以来,上市房企迎来年报发布季,从各大公司的年报信息看,虽然房企在收入与利润方面持续增长,但上涨更为迅速的库存增幅更为严峻,去库存化与资金链压力日益紧张。业内专家表示,一季度楼市交易行情让部分企业尝到了降价促销的甜头,随着五一小黄金周的临近,新一轮“降价走量”的策略将在全年持续上演。
业绩普涨
截至4月5日,按证监会行业分类,A股市场共有63家房地产开发企业公布了2011年年报。虽然遭遇持续一整年的调控,但大部分房企均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业绩同比增长的达39家,超过已公布年报房企的6成,而同期亏损的公司只有5家。
从已经公布的房企年报显示,在楼市宏观调控持续深化,房地产行业竞争呈现强者愈强,与中小房企相比,市场布局合理、销售策略灵活的房企巨头在2011年表现得格外突出。
面对市场环境的巨大变化,万科2011年保持稳健增长,全年实现销售面积1075.3万平方米,销售金额1215.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9.8%和12.4%。继2010年销售额突破千亿后,蝉联行业销售冠军,并第二次成为行业内唯一住宅年度销售过千亿的公司。
此外,另一主打民生地产的恒大凭借定位明确、薄利多销,发展模式适应当前的市场和政策方向超额完成全年目标。恒大年报显示,恒大全年销售面积1219.9万平方米,同比增长54.7%,实现销售额80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9.4%,超额完成2011年全年目标。与万科、中海地产
、保利地产、碧桂园、龙湖地产等国内大型房企相比,恒大地产的几项指标均表现突出。其合约销售面积超过万科,位居全国第一,其销售额和营业额仅次于万科,117.8亿元的净利润则略低于中海地产的125.5亿元。
杨红旭称,因为房地产行业采用预售方式和交付后才计入结算收入法人会计政策,房地产公司的当期销售收入和当期营业收入并不完全一致,2011年财报更多体现的是2010年的销售收入。上市房企受调控政策影响有多大,要在明年财报中才能反映出来。
拿地疲软
万科表示,公司在拓展新项目方面会更加严格,坚决贯彻“宁可错过,绝不拿错”的方针。在拿地方面,由于万科3月并未新增土地,这也意味着万科第一季度出现“零拿地”。直到4月6日,才以一幅位于唐山市东面郊区的地块打破了公司今年以来的“零拿地”局面。据了解,上一次万科拿地低潮出现在2008年10月到2009年4月,7个月的时间只增加了两个项目,而当时国内楼市正在经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此外,产品线集中在二三线城市的龙头房企拿地态度也相当谨慎。恒大地产去年下半年几乎停止拿地,其董事局主席许家印也曾多次向媒体表示,谨慎购地。
一季度,全国土地市场开始呈现供应放缓的趋势。据相关机构统计,1-3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推出土地7052宗,环比减少39%,同比减少18%。其中,住宅类用地2131宗,环比减少47%,同比减少33%。北京市房地产协会秘书长陈志表示,目前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不好,开发商普遍放慢开发的节奏,土地流拍和底价成交的现象逐渐增多,如果政府继续大力推地,那只会令地价越来越便宜。
张大伟还认为,从一季度出让土地性质来看,产业地块占比比较多,但类似之前中服等热门的地块少;住宅地块中,除来广营住宅地块外,其他住宅地块位置相对比较差;商服地块及综合地块,也鲜见亮点地块。因此,土地供应结构的变化鲜少吸引开发商积极出手。2012年北京土地市场的出让金收入很可能会继续下调,难以突破千亿。
据万科年报显示,2011年新增开发项目数量为52个,万科占100%权益的项目仅有14个,其他38个项目是与其他房企共同开发,占项目总数量的73%。而2010年万科合作开发项目占总项目数量的比例则为55%。意味着万科在去年的合作开发项目比重继续上升。
抱团取暖也成为众多房企应对之道。佳兆业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金志刚表示,房地产行业在度过黄金十年期后,传统的模式亟待改变,作为企业而言,产品上应关注刚需,而合作开发将成为转型期房地产行业的重要趋势。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