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速提质,电动自行车行业拐点已现


时间:2012-04-24





2011年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对于电动自行车行业来说,这一年是发展方向由量到质转变的一个拐点之年。经过了十余年的规模化发展,继电动自行车获得下乡政策支持之后,2011年,行业再次获得了国家和政府在政策层面上的高度关注。多项政策性文件的出台从研发、生产、监管、销售、服务等多方面,本着净化产业环境和规范行业市场的目的,刚性制约了电动自行车行业追求增量的步伐,从而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升级转型的必由之路。从2011年底开始,行业产销量的增长拐点已然出现。初步预计2012年产量仍可保持在3000万辆高位震荡,销量将突破2300万辆。


  四大收获


  2011年我国电动自行车总产量为3096万辆。考虑到我国13亿的人口基数,作为自行车王国也仅仅有4.7亿的自行车保有量,电动自行车目前1.4亿的保有量已经蔚为可观。这也说明了电动自行车想要继续前几年膨胀式的发展可能性并不大,从2011年底开始,行业产销量的增长拐点已然出现,电动自行车进入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


  2011年行业有四大收获:一是四部委加强电动自行车管理,销售低谷促使研发转型。


  去年3月份以来,行业受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冲击和挑战,主要原因是四部委下发了整顿电动车行业的文件和九部委下发了整顿铅酸电池企业的文件,这两个文件都是国家对地方政府指令性的刚性约束。


  在四部委发文初期,电动自行车整车生产企业对于当下的研发方向开始迷茫,消费者观望情绪浓厚,促销手法不断翻新,而收效甚微,终端销售陷入了行业迅猛发展几年来的最低谷,行业信心受到明显挫伤。遭遇了历史性整顿的电动自行车行业结束了产业规模化发展以来平均40%,最高达到68%的增长率,进入了一个增速放缓、发展稳定的时期。不过,尽管去年第三季度的销售旺季企业产销量增幅比预期减少,但仍是稳中有小幅提升。四季度以来,行业整体情况越来越好,产销不断拉升。中国自行车协会对全国10个省市的行业企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对行业实际情况有了大致了解:2011年,全国各地产销总量和去年相比或持平、或略有下降。产品线丰富、企业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受影响较小,而中小企业有较大的跌幅。受地市和气候的制约,其中南方区域又好于北方区域,目前每百户居民家庭中电动自行车的保有量在东北仅为8~10辆,而在江苏这个数字将近80。


  四部委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的管理政策,对企业的综合竞争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反方向促进了新技术产品的投入和开发运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新材料、新工艺,以及电机、电池等零部件企业的技术进步。继而规范了行业生产秩序,整顿了行业的销售秩序,城市电动自行车乱行现象初步得到了控制。


  二是九部委掀起环保风暴,铅酸电池行业进入新时代。


  作为2011年环保专项行动的首要任务,铅酸蓄电池企业整治在环保部、工信部等九部委联合督察下全面启动。


  2011年5月18日,环保部再度发出通知,要求全面彻查铅蓄电池企业环境违法问题。并切实加强铅蓄电池[包括铅蓄电池加工(含电极板)、组装、回收]及再生铅行业的污染防治工作。


  九部委从环保层面整顿铅酸电池企业的文件让电动自行车行业的上游产业铅酸蓄电池的生产遭遇了“生死劫”。特别是在铅酸电池的产销大省——浙江省,500米的环保距离掐住了绝大多数生产企业的咽喉,其中不乏行业领军的知名企业。铅酸电池重要组装材料铅极板在环保整治中受到了严格的产销监控,这对电池企业又是一个打击。在这种环保高压之下,全国近3000家铅酸电池生产、组装企业有半数被挑落马下。去年全国三季度铅酸电池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空配率不断攀升,电池缺口一度达20%左右,价格也一路上扬,涨幅在20%以上。


  尽管无论对宏观上产业的结构调整、转变发展,还是具体到企业的日常研发生产、经销商的终端销售,行业对全国范围的大规模深度整顿和管理思想准备不足,但从长远来看,整顿使得行业洗牌提速,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有利于行业健康有序、稳持续的发展。整车企业和电池企业强强联合的局面开始形成,强势的产业链集成化发展成为趋势,行业的格局势必因此而发生改变。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