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共同面临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基本国情。“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决定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发展将产生更加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正确认识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作出科学回答的重大课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急速发展阶段
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1.85亿,比重为13.7%。2013年,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预计2013年至2033年,平均每年增加1000万老年人口,2033年突破4亿,2050年达到峰值4.83亿,比重高达34.1%,分别占届时亚洲老年人口的2/5和全球老年人口的1/4,比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还要多出1亿。与此同时,80岁以上高龄老人将由目前2100万增加到2050年的1.08亿,比重由11.4%提高到22.3%。高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率达30%以上,90岁以上老人的生活不能自理率高达50%以上。可见,我国将来的养老问题不容乐观。
正确认识人口老龄化和老龄问题
人口老龄化标志着人类生命新阶段的开始。健康长寿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在农业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社会成员的预期寿命普遍较低。进入工业社会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改变了社会物质条件和人们的生活方式,导致人口死亡率和生育率降低,人类进入了史无前例的长寿时代,人类社会则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口老龄化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是人类新的生命阶段的开始。
人口老龄化关乎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老龄化不仅仅是老年人口数量增多和比重提高的问题,带来的也不仅仅是老年人的民生保障问题,而且是我国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将影响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环境等诸多领域,关系所有人的晚年生活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全社会都要转变对老龄问题的片面化、简单化认识,从国家长治久安和长期平稳发展的高度认识老龄问题。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的责任。应对人口老龄化不是一个或者几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一项带有全局性、综合性、系统性的任务。我们应当把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上升为基本国策,从现代化建设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协调发展上,制定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全面做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思想准备、政策准备、制度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质准备。
健康、保障、参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必由之路
上世纪50年代,随着发达国家先后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也成为国际社会关心的问题。“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是国际社会普遍认同的行动目标。健康老龄化是指老年人在晚年能够保持身体、心理和社会生活的完好状态,将疾病或生活不能自理推迟到生命的最后阶段。1982年,联合国第一届世界老龄大会将健康老龄化作为解决老龄问题的奋斗目标,强调一个国家的老年人中若有较大的比例属于健康老人,老年人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则这个国家的老龄化过程就是健康的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在健康老龄化基础上提出的新观念,2002年联合国第二届世界老龄大会提出了“积极老龄化”的发展战略,要求在“健康、保障、参与”这三个方面采取行动,促进老年人不仅要保持身心健康,还要积极面对晚年生活,继续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强调老年人不只是被关怀照顾的对象,也是社会发展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我国是在经济不发达情况下进入老龄化社会的,要重视和借鉴发达国家的重要经验,围绕健康、保障、参与的目标,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
健康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保证。老年人的衰老程度与实际年龄是有差异的。实施老年健康促进战略,完善老年健康支持体系,减少老年病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健康寿命,不仅是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的民生工程,也是改善社会生产人口与消费人口结构失调的必由之路,更是缩小与发达国家老龄化承受能力的差距、保持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的重要措施。要从提高全民健康素质抓起,积极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国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保障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基础。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不仅关系老年人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经济发展活力与社会和谐稳定。要创新发展理念、政策制度、投入机制、服务模式,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多支柱老年经济供养体系、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和多元化老年照护服务体系,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与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力量。数亿老年人口,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宝贵资源,包括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资源以及自立自强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的资源。要扩大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改善老年人社会参与环境和条件,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内在活力。
在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上,我们已经取得了丰富的成就和基本的经验,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总钥匙”。
来源:人民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