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成新能源产业发展“短板”


时间:2012-04-28





解决可再生能源电力上网问题 储能短板要补齐


  风能、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已经在国内得到较好的普及,相关政策也日趋完善,然而电力上网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这与在新能源发展初期,储能技术配套没有得到足够重视不无关系,现在来看,储能已经成为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短板”。


  根据国家能源局此前公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目标,到2015年,我国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热利用及核电等非化石能源开发总量将达到4.8亿吨标准煤,其中风电将达到1亿千瓦,年发电量1900亿千瓦时;太阳能发电将达到1500万千瓦,年发电量200亿千瓦时。


  据业内人士介绍,由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和不连续的特点,当风电、光电所占并网发电比例超过10%以后,将对局部电网产生明显冲击,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这是目前制约新能源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


  储能技术的应用将有助电网实现削峰填谷,提升电网效率,保证电力系统运行安全。事实上,不仅国内专家将储能视为新能源必不可少的配套,国际上新能源产业发展较快的国家在储能技术上也具有领先地位。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各类储能技术中,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属成熟技术,其中抽水蓄能在美国、日本、西欧都有较大规模的工程应用;硫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超级容器储能技术等相对成熟,正在进入应用研发、产品开发和商业应用阶段。


  而此前我国对储能技术在新能源发展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对新能源发电中储能的配套发展规划相对滞后,导致了目前这种先上新能源电站、后考虑配备储能设备状况的出现。


  正是由于储能设备的规划没有跟上新能源发展的步伐,在国家制定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时,也没有考虑储能带来的成本增加因素,应用示范项目的财政补贴也缺少明确规定,这些都使得储能产业发展受到极大的政策制约。业内人士表示,相关配套管理规范和技术标准缺失,加上储能设备带来的成本大幅增长难以覆盖,并网发电企业对储能技术的应用缺乏动力。


  并网发电企业没有积极性,国内带储能的新能源发电项目稀少,目前仅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由政府主导的示范项目,提供给国内自主技术进行应用实践的平台非常有限,而这些技术虽然在国外已得到一定规模的应用,但我国自主开发的技术亟需在规模化应用中对稳定、可靠、耐久性进行检验并进一步改善。没有成熟的自主技术,也是导致目前储能成本居高难下的重要原因。


  业内专家认为,在当前的储能技术水平与发展规模下,储能项目难以实现经济回报,这与储能技术进步缓慢形成恶性循环。专家建议,主管部门应当出台有利于储能技术产业化的激励政策,如实施峰谷电价,对储能投资进行补贴和税收抵扣等,使得储能项目投资能够获得合理的回报,引导社会资金向储能产业倾斜。

来源:中电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