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油耗标准逼近,中外汽车企业倍感压力


时间:2012-05-08





距离实施更为严格油耗标准的日子越来越近,汽车企业都在想方设法应对这一新标。在政府大力推行节能减排的措施下,中外汽车企业均难言轻松。

  油耗“紧箍”

  为了适应国内汽车企业的技术升级节奏,中国政府更为严格的乘用车油耗限值启动日期一再推迟,直至今年,油耗“紧箍”正式“套”在汽车企业的头上。

  不久前,国务院讨论通过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下称《规划》中再一次强调,2015年生产的乘用车平均燃料消耗量降至每百公里6.9升。这一标准比目前油耗标准提高了20%。

  今年作为新标准实施的第一年,即导入期,企业燃料消耗量可以高于目标9%,而到2015年,将严格按照每百公里6.9升的标准执行。

  虽然在技术方面拥有优势,但是面对更加严格的油耗限制,精打细算的合资企业也皱起了眉头。

  一汽丰田销售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田聪明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坦言,油耗限值的要求给厂家带来很大的压力,大家都在应对。

  外资企业在几十年的研发经验积累下尚且感受到较大压力,更何况处于技术模仿期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

  “新的燃油限值是一个比较高的标准,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目前达到这个要求,特别是自主品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北汽集团研究总院院长顾镭接受本报采访时坦言,对企业要求技术提升,特别是新能源、发动机方面,还有汽车电子方面都要提升。

  华晨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邢如飞直言不讳地对本报表示,2015年国家新推出的油耗法规是非常有挑战性,几乎所有的汽车厂都会觉得非常棘手。

  “实际上相当于到2015年时,我国的汽车企业要达到和德国企业差不多的技术水平才能达标,这几年国内汽车企业发展虽然很快,但是用三年时间缩短技术差距依然很难。”邢如飞坦言。

  企业的压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较为严格的惩罚措施。根据规定,对达到国家标准的汽车产品,纳税人执行标准的纳税税率;对优于国家标准的汽车产品,按等级调减纳税税率。而对低于国家标准的汽车产品,则按等级提高纳税税率;对不达标的车辆将给予惩罚性税收,企业在交纳了相应罚款后准予生产和进口,以及上牌和注册使用。

  对于最近市场出现滑坡的自主品牌车企,技术升级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样不小。

  “发动机成本肯定会增加,省15%油就要增加15%的成本。”邢如飞告诉记者,要做一台好发动机,差不多要占到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从开发费用角度讲,发动机的开发费用占整个车的开发费用三分之一还要多一些。

  一些汽车企业的研发高管甚至认为,由于用了很多节能新技术,达到油耗目标之后,可能也需要消费者承受一些价格压力。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