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医药市场,但是,我国医药产业却面临产品附加值低、高耗能、高成本、环保标准需要提高等诸多发展瓶颈。在第68届中国国际原料药、中间体、包材、设备全国交易会上,创新研发、转型升级等成为热门话题。
由国药励展与中国化学制药工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2全国医药技术工业年会”,吸引了大批参展企业。该年会以介绍新药研发前沿信息为主,演讲嘉宾既有国际知名药企的新药研发专家,又有国内权威的医药信息研究机构资深研究员,理念超前,异彩纷呈。
洞悉新药研发关键点
今年,百美时施贵宝的股票创造了近30年的最高市值,这得益于施贵宝持续的新药上市。一般来说,一个新药上市要花费12年的时间,但是,施贵宝去年有4个新药上市,在过去8年中总共有14个新药上市。施贵宝是怎么做到的呢?
百美时施贵宝研发执行总监张笠陶专程从美国赶到合肥参加年会。据她介绍,首先,施贵宝拥有独特的生物制药理念,专注于研发过程中的创新和效率。具体来说,在创新领域,专注于严重疾病中位满足的医疗需求,研究多样化的医疗产品,寻求患者利益最大化。施贵宝注意选择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注重共同开发共同推广,同时也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建立起了强大的具有持续改进能力的梯队。施贵宝的“珍珠链”战略将其多元化的产品线推到了新高度,在神经学、病毒学(肝炎、艾滋病)、心血管疾病、实体肿瘤、免疫学、恶性血液肿瘤等领域广泛开展科技合作,不断引进新技术。目前,施贵宝与先声药业已经开展了两个药物的研发合作。此外,施贵宝还拥有一支经过30年培养起来的研发团队,其中包括各个领域的技术专家;在全球建有8个研发基地,约有60个化合物已处于成熟开发期。2010年,施贵宝的研发投入高达36亿美元。
张笠陶认为,新药研发的关键包括准确的靶点、优良的分子和正确有效的开发计划。“中国在新药临床研究领域具有优势,国外新药临床研究的费用是中国的5~10倍,在整个新药研发投入中,临床试验的费用占比最高。我们希望未来能跟中国企业广泛合作,共同开发适用于中国疾病人群的新药。比如,肺癌在中国的患病率占世界的40%,这类新药在中国有大量的疾病样本,但是全球的样本并不大,在施贵宝的研发计划中有可能被筛选掉,但是对中国市场却很有用。中国医药企业现在处于转型期,新药研发的经验还很不足,中国企业通过与施贵宝这样的企业合作,能够获得新药研发经验,培养专业研发人才。”张笠陶说。
关注零期临床事半功倍
据了解,我国“十一五”期间共产生了18个1.1类新药,在其后续研发中,即使疗效不显著也没有一个中断研究,原因是前期投入巨大,企业不忍放弃。但是这种现象在新药研发中是不正常的。
据了解,新药研发投入的65%花费在临床试验阶段,其中三期临床的投入最大,一期临床淘汰率最高。多年从事新药临床试验研究的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主任江骥,在技术年会上提出了“关注零期临床”的概念。他认为,关注创新药物的早期临床开发,能够帮助企业降低投入,提高效率,规避风险。
江骥介绍,目前经典的一期临床常规要求包括安全性、耐受性、PK、食物影响等,但是近年来美国等发达国家不断增加一期临床技术要求,以及早发现问题,及早遴选项目,从而降低研发费用。
我国目前约有150个一期研究室,主要运作模式相同,具有专门的研究病床,同时大部分具有配套分析实验室。江骥表示,现在国内企业大多不太重视临床前研究和一期临床研究,有急功近利的心态。其实,只有把临床前研究和一期临床的各项技术要求做透、做实,才能更保险地进行后期研发投入。尤其是首次人体试验最为关键。现在,我国新药研发临床试验的技术标准还不完善,这就更需要企业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对待临床试验。(本报记者方剑春)
来源:中国医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