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万亿市场规模,普遍重炒作轻实践


作者:邓大洪    时间:2012-05-29





财政部和住建部日前联合发文称,“到2015年实现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分析认为,这将撬动上万亿规模的绿色建材市场。但目前我国的绿色建筑却误入了“重炒作而轻实践、重技术堆砌而忽视实际设计”的歧途。

  “房地产产业链条长,对上下游产业的带动作用大,如建筑用钢占全社会钢材消费的50%,建筑用水泥占全社会水泥消费的60%等。发展绿色建筑将有效带动新型建材、新能源、节能服务等产业发展,有望撬动超过万亿元规模的绿色市场。”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如是表示。

  据了解,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4月27日,财政部和住建部联合发文《关于加快推动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意见》下简称《意见》,宣布将通过政府财政补贴等方式全面提速中国绿色建筑发展,到2015年实现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力争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超过30%。

  国家大力提倡支持发展绿色建筑是必要的,但当前刚刚起步的绿色建筑却普遍存在“重炒作而轻实践、注重技术和设备堆砌的风气。”《意见》发布后,如何把上万亿的绿色建筑蛋糕做大做实,一时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

  万亿“蛋糕”呼之欲出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绿色建筑从起步阶段迈向高速发展阶段,也向世界显示中国政府加快节能减排的坚定决心。”建筑节能协会副会长王有为告诉中国商报记者,目前我国带有绿色建筑评级标识的建筑总面积不足4000万平方米,未来发展绿色建筑的空间巨大。

  《意见》的发布,是我国首次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目标。今年以来,我国已发布了关于推广金太阳、长江中下游及北方地区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多个文件。我国此前已首次将绿色建筑纳入“十二五”规划。两部门表示:“十二五”期间,将通过加强相关政策激励、标准规范、技术进步、产业支撑、认证评估等方面能力建设,在中国建立有利于绿色建筑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绿色建筑的快速发展。

  “以前,政府在建筑方面的补贴都是针对太阳能光电利用和既有建筑节能或采暖等小范围专项补贴,现在扩大到对所有评星绿色建筑给予补贴,补贴幅度之大、面积之广前所未有。”王有为说。此次两部门实施意见最大亮点是大力度财政激励政策。文件明确,将对星级绿色建筑给予财政补贴,星级越高,补贴越多。以2012年高星级绿色建筑的财政奖励标准为例,二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建筑面积可获得财政奖励45元,三星级绿色建筑每平方米奖励80元。奖励标准将根据技术进步、成本变化等情况进行调整。

  为使绿色建筑更多地惠及民生,《意见》还提出,“将引导保障性住房及公益性行业优先发展绿色建筑。力争到2014年政府投资的公益性建筑和保障性住房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到2015年新增绿色建筑面积10亿平方米以上。”

  “如果大力推行发展绿色建筑,有可能撬动超过上万亿规模的绿色建筑市场。”财政部副部长张少春预计。

  我国的建筑规模正以每年20亿平方米的速度增加。预计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占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3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能源消费领域。“初步估算如采取严格的建筑节能措施,大力发展低碳绿色建筑,‘十二五’期间新建建筑将形成4500万吨标准煤节能能力。”张少春如是指出。

  我国发展绿色建筑虽然市场潜力巨大,但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工作基础薄弱,建筑节能形势仍然比较严峻。要实现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超30%的目标,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要实现到2020年绿色建筑占新建筑比重超30%的目标,还需迈过市场认知度、政策配套和技术突围三道坎。”

  “目前我国绿色建筑应用发展还很有限,部分地区对绿色建筑内涵与要求缺乏正确认识,标准体系不健全,绿色建筑发展缓慢。”张少春介绍。除此之外,国内发展绿色建筑还面临产业科技支撑不足,建筑工业化在我国刚刚起步,资源能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明显偏低,绿色建筑综合能力建设有待加强等。

  对此,王有为也深有同感。

  “目前,发展绿色建筑许多核心技术国内仍不掌握,如大部分热泵压缩机等关键部件还需要进口;产业集中度较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新能源建筑应用仍停留在简单直接的运用层面,太阳能房、太阳能供热空调等深度利用非常有限,深度开发应用有待技术层面的突破。”王有为说。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