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萎缩加大部分产业出口压力


时间:2012-06-01





  今年,由于扩大消费政策纷纷到期终止以及某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急剧缩减,部分产业国内市场萎缩的压力正在急剧放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显著上升。对于大多数面临国内市场萎缩而亟待扩大海外市场的产业而言,稳定和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又是我们能够做到的。


  在一个奉行开放经济且国内外经济周期不同步的国家,因应市场形势而分别选择重点开拓国内或国外市场,是可贸易品生产企业/行业必须采取的生存与发展之道。海外经济萧条严重而国内市场相对景气时,将市场开拓重心转向国内市场;国内市场失速或产能扩张速度超过国内市场增长时,将市场开拓重心转向海外市场。今年,由于扩大消费政策纷纷到期终止以及某些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急剧缩减,部分产业国内市场萎缩的压力正在急剧放大,开拓海外市场的压力显著上升。由于这些产业此前数年多数经历了大幅度的产能扩张,压力进一步放大,这一点在家电、轨道交通装备等制造业表现得相当明显。


  国内市场严重萎缩


  从上世纪90年代起,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家电生产国和出口国。庞大的国内市场又为中国家电生产企业提供了外部经济环境恶化时的“避风港”。尽管中国骨干家电企业海外收入占其营业收入比重常常在50%甚至70%以上,但前两年次贷危机高潮时,国内经济走势与西方主要经济大国相比强势许多,又相继出台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一系列刺激国内消费的政策,骨干家电企业纷纷将开拓市场重心转向国内市场,并取得了可观的业绩,产能也在强力投资下显著增长。然而,随着国内经济形势变动,以及以旧换新、家电下乡等政策相继到期退出,国内家电市场相对萎缩的压力正日益浮现。2011年上海家电零售总规模307亿元,同比减少9.8%,首次出现减少。在沪深两市35家家电上市公司中,只有22家业绩增长,近四成公司业绩减少或持平,业绩预减幅度超过50%的有6家,最多的一家深康佳预计业绩同比锐减64%~88%。今年年初,国内家电消费走势仍然相当低迷。1月份,商务部监测的3000家重点零售企业中,家用电器销售额同比下降10%;当月全国(不包括山东、河南、四川)销售家电下乡产品517.9万台,实现销售额137.4亿元,同比分别下降32.5%和25.7%。


  高铁等轨道交通装备堪称中国实施“引进消化吸收突破”战略开展自主创新的骄傲,目前其国内市场萎缩、亟待扩大海外市场的压力更为显著。因为前几年高铁跨越式发展为国内轨道装备厂商带来了大量订单,2007年~2010年,铁路运输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中,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依次为673亿元、747亿元、1021亿元、1339亿元。2011年,国内铁路系统迭遭变故,投资建设一度全面停顿,当年全国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锐减2522亿元,降幅高达30%,扣除完成基本建设投资额后粗略估算,当年完成设备投资比上年减少87亿元左右。今年铁路国内投资规模将从2010年高峰时期的7622亿元压缩到4000亿元左右,其中铁路设备投资2010年达到1339亿余元的高峰,除非国家对铁路投资政策发生大变动,否则今年铁路设备投资将只有七八百亿元。如果不能及时开辟海外市场,这个我们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位居世界前列的自主创新战略新兴产业可能会遭受重创。


  对外经贸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国是全世界贸易依存度数一数二的大国,与德国相当。根据《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1年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数为471564亿元,按2011年12月平均汇率1美元兑人民币6.3281元折算,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21亿美元,折合人民币230475亿元,贸易依存度48.9%;出口1898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0145亿元,出口依存度25.5%。全国在出口部门直接就业人数已逾1亿。假如不是由于近年人民币汇率大幅度升值,中国贸易依存度指标还会更高。转变经济增长模式需要更多地依靠内需拉动经济增长,但这并不等于我们就该无视甚或放弃出口市场。因为资源禀赋决定了我们未来可行的经济增长模式只能是“价值形态上的中等贸易依存度+物质形态上的高贸易依存度”结合。我国众多制造业占有全球产能和出口额很高比重,进一步加大了我们稳定、开拓出口市场的必要性。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已经从数千年来的1/4~1/2降低到目前的不足1/5,我国的宝宝恐怕只占全世界的1/10,但我国的工厂生产了全世界70%以上的玩具,广东一省就占了全世界的一半,假如仅仅依靠国内市场,如何能够消化这样的产能?把自有工业生产能力拱手让人,从而助长自己竞争对手的实力,这是不可想象的。推动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主要应依靠扩大进口和对外投资来实现,而不应靠压缩出口来实现。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