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包装产业开启科技创新突围之路
中国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市场规模已居世界首位,超万亿的市场容量彰显了包装行业巨大的发展前景。然而,中国却不是包装强国,主要高档包装设备和原辅材料严重依赖进口,核心技术仍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如何破除发展瓶颈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话题。
为推动我国包装产业科技进步,提升我国包装产业科技创新水平,由中国包装总公司组建的旨在整合国际国内各种科技资源、推动包装产业自主科技创新并引领包装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平台——中包包装研究院于5月18日在京挂牌。由中国包装总公司与美国全球创新集成公司GII合作建立的全球创新集成中国中心GII-China同时成立。
以科技创新破解行业发展瓶颈
中国包装工业30多年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如今中国已是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年工业产值超过12000亿元人民币,包装产品产量都居于世界前列。在国民经济42个工业行业中,包装工业总产值从80年代的倒数第2位提升至第14位,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产业。
从总量上看,我国已成为世界包装大国,但在品种、质量、新品研发能力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代表包装技术前沿的中高端的包装基础材料、包装机械食品饮料包装、塑料薄膜等等仍为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垄断。国内包装产业主要存在企业规模小,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集中度低;包装产品品种少,质量低,技术含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主要高档包装设备和原辅材料严重依赖进口;包装科学技术研发经费投入少,创新能力不足;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利用率低。
针对严重制约我国包装工业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院士徐冠华在中包包装研究院成立仪式上指出:“亟须通过技术进步、自主创新、新产品开发提升包装企业发展的竞争力。”
徐冠华说,纵观我国包装行业走过的历程不难发现,国有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新品开发、设计和制造,获得经济效益,即实现了技术创新。但还有不少包装企业尚未找到实现创新的道路,即使是实现了技术创新的企业,也缺乏持续创新的能力,一旦技术创新被竞争者模仿,又重新陷入了困境。因此,及时形成技术创新能力,迅速完善技术创新机制,是今后几十年乃至更长远历史时期推动我国包装产业发展的关键。
科技创新平台提升行业竞争力
中国包装总公司总经理宗坚表示,中包研究院通过整合公司内外部科技资源,搭建科技交流和信息交汇平台,为中包的长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科技成果孵化、技术咨询、产品检测以及包装集成服务等业务的开展,为行业的科技进步和技术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通过行业情报信息搜集、标准化服务等工作,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
中包研究院的主要业务由包装科技研发、包装集成服务、包装设计咨询、产品包装测试、包装精品制造五大业务模块组成。在科技研发领域,研究院将重点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开放式创新体系,专注于研究开发具有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将充分整合旗下中国包装科研测试中心和中国出口包装研究所两家国家级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聘请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建立院士领衔的研究与实验室和设置博士后工作站,并与国内一批高等院校搭建高端的科技研发平台,着眼于改变我国包装行业前沿和核心技术受控于国外的局面。
中国包装总公司副总经理李华向记者介绍,为了把产业创新与全球经济融合,充分嫁接和利用国际资源,中国包装总公司与美国全球创新集成公司联合组建全球创新集成中国中心。创新集成中国中心整合国内外各领域优势资源,引进战略性创新项目;沟通全球范围内的创新交流与合作;开展国际化企业领袖的培养,全面增强我国企业领导者的素质,初步目标是培养100名国际化企业CEO,培养世界级行业领导企业,帮助中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