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持续疲软合同额大幅下降,装备制造企业怎么办


时间:2012-06-15





  受国际大环境和国内经济因素以及钢铁行业利润下滑的影响,我国重型机械设计制造行业从去年底开始,发展速度减缓,市场逐渐疲软,项目合同额大幅度下滑,经济效益下降。一些专家甚至认为,中国制造业当前面临最严峻的形势。


  面对危机,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业如何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在国内外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竞争与生存的主动权,持续立于不败之地?这就要求制造企业、科研院所及有关单位不泄气、不悲观、不等待,变被动为主动,努力在不利条件下抓住有利因素,结合企业实际和自身优势,面向市场有针对性地做好应对危机、迎难而上的准备。


  中国制造优势减弱 亟待缩小差距


  “磨刀不误砍柴工。”由于多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装备制造业维持了较长时期的火热市场态势,使得不少制造企业将主要精力放在单纯追求效益上。有的企业开拓市场这把“刀”已经迟钝。当前,面对新的形势和更加激烈的市场战争,做好新一轮激战前的准备已是势在必行。


  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到2009年,中国装备制造业已经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而如今,我国制造业的一些比较优势日渐减弱,如廉价劳动力资源等。据有关资料显示,全球制造业人员的平均工资,目前越南大约每月1000元人民币,印度约为600元,而中国已经达到2500元至3000元。中国制造面临成本上升的巨大压力,产业利润率明显降低,长期以来靠传统比较优势获得的竞争优势已经不复存在。


  同时,国际市场上一些国家受金融危机的影响,近年来重新开始发展部分装备制造产业,如日本、美国等,利用其技术先进优势挤占国际市场。还有一些国家出于贸易保护等目的,使得我国装备出口严重受挫,国际贸易空间也逐渐缩小。我国连续15年成为遭受反补贴调查最多的成员,导致我国2012年1月出口额同比下降0.5%。如果我们不做好应对准备,就无法取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就会被挤出国际舞台。


  此外,尽管多年来,我国重型装备制造企业通过各种渠道,加大自主创新步伐,研制和开发出许多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型机械装备,但在某些领域、在一些关键环节、部分核心部件,特别是软件控制系统等国产化水平还有差距,在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低水平和技术落后的重型装备还大量存在,有的重型装备技术水平要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5年~10年,而且一些制造企业的品牌产品还没有完全为国际市场所认可。因此,要缩短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要研制开发出国际一流的品牌产品,就必须不断总结经验、创新研发,不断提升制造能力和水平。过去,企业多忙于市场开发,忙于完成既有的项目,没有精力,而当前的市场形势则为企业提供了“磨刀”准备期。


  装备制造未雨绸缪剑指何方


  装备制造业应该在哪些方面做好准备?就钢铁行业来讲:主要瞄准有助于产业升级、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有关新工艺、新装备、新技术,如非高炉炼铁技术、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技术、钢材强韧化技术、新一代控轧控冷技术、大型电炉装备成套技术、薄带连铸短流程产业化技术、煤针状焦产业化技术、工业核心工艺控制器系统CCTS的研究与开发。在有关新产品、新材料技术方面应着力在满足核电不锈钢、核岛压力容器钢板、核电发电机转子锻件合金钢、核电蒸发器生产用的装备;在传热管用钢生产技术方面,加强如超超临界火电机组蒸汽管、过热器、再热器用钢、高中压电转子用钢生产技术装备,还有超纯铁素体不锈钢、高氮控氮奥氏体不锈钢、超级奥氏体耐蚀不锈钢生产技术装备,油船用高品质耐蚀船板、特种耐腐蚀油井管生产技术装备,高强高韧汽车用钢、高品质轴承钢、齿轮钢等产品所需的生产技术装备等的生产研发。此外,装备制造企业还应着重加大节能减排新技术及资源、能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如高炉富氧喷吹焦炉煤气、高炉炉顶煤气循环氧气鼓风炼铁、烧结脱硝脱二英、电炉炼钢中二英类物质减排、转底炉直接还原钒钛磁铁矿,以及高炉渣、钢渣等显热回收利用技术装备等。


  除了上述为适应钢铁产业调整转型的装备研发新机遇,装备制造还应将钢铁产业技术改造作为一大重点,抓住提高品种质量和经济效益这个环节,研制开发能够满足下游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关键钢材品种的高端化、大型化、成套化、精细化、绿色化、高效化、节能型技术装备,如高速铁路用钢、高强度螺纹钢筋、高磁感取向硅钢、高强高韧汽车用钢、高强度机械用钢、电力行业用高压锅炉管和核电用钢等高精尖产品以及关键钢材品种生产装备。同时,发展转炉、高炉烟气干法净化与余热余压综合利用系统集成优化,电炉烟气余热回收利用,烧结工序节能减排系统集成优化,冶金渣等固废处理利用与过程中余热利用系统集成优化,洁净钢生产和新一代控轧控冷TMCP等工艺技术改造和工艺流程优化等,也是装备制造企业应该把握的机遇。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