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已经历时多年,却效果微弱。然而,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疲软、钢价低迷、外部成本高企,加上国内外宏观经济条件的约束,钢铁行业再临利润冰点。市场倒逼行业,钢铁业结构性调整的时间窗口已经开启,工信部相关负责人透露,未来政策取向或将充分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发挥市场手段推动全行业调整。
前后夹击 市场倒逼钢铁行业谋求转型
钢铁工业是我国经济的主要支柱之一,但是钢企区域分布不合理、产业集中度低下、产品结构不合理、产能相对过剩严重等问题制约了我国钢铁工业向更高层次迈进的步伐。2000年之后,对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之声此起彼伏。
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钢铁需求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态势,在市场经济利益的刺激下,钢铁产业的结构性调整进展甚微。
近年来,随着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钢铁企业成本大幅上涨,尤其是自2011年以来,下游用钢行业增速大幅下降,而受到宏观经济调控的影响,企业财务成本大幅上涨,铁矿石持续高位,钢铁企业的利润大幅下降。
尤其是今年以来,受国际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我国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步入低谷。粗钢产能释放加速,原材料价格维持高位,钢材价格持续下跌,企业成本居高不下,利润总额大幅下降,行业运行困难加重,迎来新一轮调整期。
据工信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期间费用同比增长14%,其中管理费用增长5%,财务费用增长33.9%,销售费用增长5.8%。1-4月,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1819亿元,同比下降0.8%,累计实现利润11.5亿元,同比下降96.7%,累计实现销售利润率0.1%,同比下降2.8个百分点。此外,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共80家累计亏损27户,亏损面34%,亏损企业累计亏损104亿元,同比增亏101亿元,增长32倍。
前后夹击,“当前市场对钢铁行业形成倒逼机制,为钢铁行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兼并重组和淘汰落后开启了时间窗口。”工信部原材料司副司长骆铁军16日在张家港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钢铁制造及物流研讨会”上做出了上述判断。
放弃高炉容积标准 重修《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出台
事实上,根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有关专家的判断,今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尽管预期粗钢产量有可能达到7亿吨,但是下游用钢行业的疲软需求主要来自于国内外宏观经济条件的影响,因此强烈的供需矛盾或将伴随着我国钢铁企业走过2012年。
对于当前我国钢铁行业现状,根据“十二五”期间钢铁行业的发展规划,“抓住当前行业进入调整期、市场压力加大、企业经营风险增加、倒逼机制进一步强化的机遇,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骆铁军指出,要通过对现有钢铁企业生产经营规范管理、引导铁矿石价格合理回归、淘汰落后和兼并重组等措施,探索创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值得注意的是,在6月15日,工信部网站正式对外公布修订后的《钢铁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新修订版本结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快钢铁工业结构调整的若干意见》、《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相关法律法规,对产品质量及环保等方面的指标进一步规范。
骆铁军介绍,新修订的《规范》重点突出技术、环保、质量等方面的要求,“新的规范更加贴近了环保能耗指标、技术要求,这将形成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骆铁军介绍,工信部将分批对符合生产经营规范条件的企业进行公告。
骆铁军明确表示,工信部已经放弃了以高炉容积为淘汰标准的做法,“不会再以此高炉容积为标准,钢铁企业可以放心,但是新的标准将更加注重环保和技术性指标。”
一位不愿具名的钢铁企业负责人表示,过去以高炉容积为标准的淘汰指标有较多不合理的地方,因为高炉容积仅仅只是一个钢铁企业的生产能力体现,而并非是其技术能力的表现,“300、400立方米的高炉如果配料技术和环保等方面到位,其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利用率、环保都能做得很好,不能用这样的标准作为‘淘汰落后’的标准。”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