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制造业迎产业转移契机,劳动力升级考验中国制造


时间:2012-06-28





2011年,经济陷入全线亏损,日本大型企业在中国的业绩却逆势上扬。而今,将重要的事业部门转移到中国,已然成为日本企业自救的重要战略,中国市场为日本制造业的重新调整提供了舞台。在日本企业酝酿转战中国时,联想正考虑将部分PC生产线转移到德国,而苹果CEO库克日前也公开称,希望苹果的产品能够在美国制造。

  显然,电子制造业产能的双向流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后工业化时代,中国IT制造将面临由“‘制’转‘智’”的拐点,规模化制造正逐步向个性化制造转变。进行产业升级,进入更高端的制造领域成为中国制造转型的必然。《经济学人》刊发最新研究报告指出,借助数字技术,全球电子制造业面临第三次大变革。这一新趋势,对中国IT制造无疑是一大考验。

  夏普目前正承受着日元升值、法人税率、自由贸易协定、劳动限制、环境限制、电力不足等“六重苦”,夏普的现状只是目前日本IT企业面临困境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里,日本的电子产业和汽车业在全球市场上的主导力日益减弱。特别是日元的急速升值,严重影响了其在全球的竞争力。因此,夏普正在积极寻求自救法则,检讨此前单打独斗模式,现在将目光寄望在中国市场。夏普董事长在日前的中国业务推进说明会上表示,中国将成为夏普最大的海外市场,目标今年销售额达到600亿元。

  在中国市场方面,今年3月份,联想集团宣布,将部分商用电脑生产能力从中国移至日本,以缩短交货时间,降低运输成本和风险,并提高品牌形象。三个月之后,市场再度传来消息称,今年夏季前,联想集团正考虑将部分PC生产线转到位于德国的工厂。与此同时,苹果CEO库克日前也公开表态称,希望苹果的产品能够在美国制造。

  从日本到中国,从中国到日本、德国、美国,这样大规模产能的双向流动,是否预示着IT制造业面临第三次大变革?这个几年前还是天方夜谭的话题,如今却在逐步成为现实。据了解,由于欧元相对于人民币不断贬值,在中国制造的成本优势不断减弱,不少欧洲企业将电子产品的订单转移到东欧等地。在此背景下,原产原销受到更多企业的关注。所谓原产原销,是市场转变的一个方向,企业可能把一个美国市场上卖的最好的产品线放在美国生产,而把在中国卖得好的产品放在中国生产,这是一个优化的过程。这一传统经营模式的重新抬头,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中国制造的成本在不断提升,使得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不断减弱。因此,才使得IT制造业产能双向流动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据Record Japan网站近日发布的关于中国IT市场规模动向的预测数据分析指出,中国IT产业规模扩大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消费者对IT产品需求增加。二是政府颁布“十二五”规划。从市场的驱动来说,无论是厂商还是消费者,更多的焦点还倾注在价格这一层面上,而政策的驱动对于市场而言更多的只是一种催化剂,这一点也折射出了中国制造的“软肋”。

  作为中国乃至全球最大的IT制造代工厂商,鸿海集团可以说是中国IT制造的代表。董事长郭台铭认为,从“制造”到“智造”才是中国IT制造企业“走出去”的发展竞争力。郭台铭称,未来鸿海集团的成长模式将由“工厂-技术-贸易”导向转型为“贸易-技术-工厂”导向,富士康过去只盖工厂,但未来将转为寻求对业务进行转型,从主要的制造业务,转向侧重于研发和商贸,主攻中国大陆市场和重视消费者服务。

  尽管中国制造在双向流动趋势上只是扮演“本地化组装”角色,但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还是让“中国制造”一路高歌猛进。不过,后工业时代转“智”拐点来临,进行产业升级,进入更高端的制造业,已经成为必然。

  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的争夺和转移已经展开,郭台铭认为,欧洲、美国并不适合做制造业,中国大陆将是最后赢家。但目前看来,随着成本的不断上升,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不断在削减,从这一点来说,中国制造要转变为中国“智”造,首先需要突破劳动力的瓶颈。

  廉价的劳动力大军,曾是中国制造业发展的主动力,而眼下的劳动力已不如往昔那么庞大,也不像曾经那么廉价。2011年,中国民营企业的城镇劳动力成本经通胀调整后增长12 .3%;与此同时,这些企业还面临不断恶化的用工短缺问题。中国的人工成本快速上升,究其根本原因,是劳动力价格的大幅增长。以富士康为例,富士康将把大陆员工的月薪调至4000元以上,调幅达到82%。其他IT制造企业不得不采取紧跟策略,大幅提升工人工资。除了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燃油价格,以及高企的物流成本,也推升了中国IT制造的成本。美国波士顿咨询集团预测,按照中国现在的劳动力和运输成本的增长速度,在5年之内,北美和中国的成本效率就会持平。

  成本的不断上升,使得中国IT制造业的竞争优势正遭遇挑战。因此,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唯一能生存的方式就是提高生产力。品质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是企业转向自动化、特别是高科技主要推动力。对于想在全球竞争的中国企业而言,自动化是提高产品质量必需途径。随着后工业时代的来临转“智”的拐点,进行产业升级,进入更高端的制造业,已成必然。

来源:通信信息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