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下半年以来,在欧债危机的持续影响、美国“双反”的推波助澜、主要光伏应用国补贴的下降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光伏产品需求锐减;与此同时,国内产能的大规模释放,造成了我国光伏市场供过于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各光伏电池厂商提前进入“微利时代”。原本风光无限的光伏企业,几乎“一夜之间”陷入了亏本、倒闭的危机。
行业整体水平迅速提升
产品的技术与成熟度等迅速贴近国际水平,并实现了较高比例的进口替代。
2011年,我国多晶硅产量以8.4万吨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比重约35%。我国投产多晶硅企业达40家,受价格影响,近70%的多晶硅企业停产,但主要多晶硅企业仍在保持正常生产。国内多晶硅的产能结构中,成本能控制在35美元/公斤以下的规模化企业不足十家,产量约9.5万吨,目前仅其中的少数企业能够盈利。在大厂仍持续扩张的形势下,行业洗牌格局已经形成。
2011年,我国硅片产量约为24.5GW,全球产量约为41GW。我国硅片集中度进一步提高,保利协鑫和赛维LDK的硅片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约17%,占国内总产量约48%。硅片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垂直一体化模式遭受巨大冲击。受硅片市场不景气影响,部分硅片大厂也出现不同程度的裁员和关闭工厂情况。
近几年,我国太阳能电池产量以超过100%的年均增长率快速发展,2007~2011年连续五年产量居世界第一。2011年国内电池产量达到23GW,约占全球的65%。在全球前十大电池片企业中,我国占据8席包括中国台湾地区。太阳能电池产品质量逐年提升,尤其是在转换效率方面,骨干企业产品性能增长较快,单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达到18%~20%,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转换效率为17%~18%,薄膜等新型电池转换效率约为8%~10%。
同时,我国在光伏设备方面也不断取得突破,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国产单晶炉、多晶硅铸锭炉、开方机等设备已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占据国内市场较大份额。晶硅太阳能电池专用设备除全自动印刷机和切割设备以外,基本实现了国产化并具备生产线“交钥匙”的能力。硅基薄膜电池生产设备初步形成小尺寸整线生产能力。另外,在光伏原材料如切割线、EVA、背板等领域,也出现了较多优秀企业,在产品的技术与成熟度等方面迅速贴近国际水平,并实现了较高比例的进口替代。
政策拉动光伏发电市场
中国已成为2011年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
光伏上网电价正式出台。2011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正式开始施行光伏上网电价政策。当前电价在全国范围适用,且统一标准,主要内容如下:
对既有项目,如果同时满足7月1日前完成核准,及年底前建成投产,则享受1.15元/千瓦时含税。
对新项目,西藏维持1.15元/千瓦时,其他地区执行1元/千瓦时;并将根据投资成本变化、技术进步情况等因素适时调整。
新政暂未按各地光照资源不同而施行阶梯电价,但依然促进当年的光伏装机容量大幅增长。在中、西部等光照丰富的地区,电站能得到较高的投资收益;东部如江苏、山东、辽宁等省份,政府在国家上网电价的基础上进行额外补贴,以吸引投资。
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翻倍。2011年11月底,国家颁布“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将可再生能源附加由4厘钱/千瓦时提高至8厘钱/千瓦时,主要用于补贴可再生能源发电。该调整是达成2020年可再生能源规划目标的必然举措。从4厘钱/千瓦时提高至8厘钱/千瓦时,每年大约可收取200亿~240亿元可再生能源电力附加;加上大约每年100亿元可再生能源专项基金,每年政府有大约300亿~340亿元的资金用于拉动可再生能源市场。
大幅调整光伏发电规划目标。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制定的《太阳能光伏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现已出台,该《规划》对未来5年我国光伏行业的生产、成本、环保、规模均做了详细的规定,并将2015年的国内光伏发电装机规模从原先的10GW提高到了15GW,即在今后的几年中,我国每年新增光伏装机容量将达到3GW。
由于不断下跌的系统成本和2012年1月之前1.15元/度的光伏发电上网电价,中国大陆地区的光伏市场投资回报丰厚,吸引了众多的国有发电集团和民营企业参与到项目开发中。再加上此前的“金太阳”等补贴政策,使中国成为2011年全球第三大光伏市场。
根据Solarbuzz报告显示,其所统计的1449个容量在50kW以上的中国非住宅光伏项目包括已安装,正在安装、规划、招投标等前期开发阶段的项目中,有331个光伏项目经核实在2011年完成组件安装,安装总量达到了2.7GW。同时项目储备持续增长,目前已接近25GW。统一的上网电价使2011年的中国光伏项目进一步向大型地面电站发展,预计占全部安装量的88%。作为最早推出1.15元/千瓦时上网电价政策的省份,青海省的安装量也最多,占全部安装量的36%,其后依次为宁夏、江苏、甘肃、新疆、山东、内蒙古、河北、西藏和山西,这十个省份的安装量占到了全国总量的92%。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