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保鲜:呼唤强制性技术标准出台


作者:薛飞    时间:2012-06-29





  连日来,“甲醛白菜”、“翻新土豆”、“敌敌畏保鲜生姜”等事件频频曝光,一次又一次地触动人们对食品安全敏感而脆弱的神经。顷刻间,蔬菜保鲜剂事件在拷问食品的同时,也将人们的视线聚焦在新鲜农产品的储藏保鲜技术上。


  目前,我国在蔬菜保鲜技术领域虽然拥有一定数量的专利,但是储存和保鲜技术相对落后,而且保鲜剂的使用也没有相应的规范。业内人士指出,面对频频发生的蔬菜保鲜剂事件,一方面相关蔬菜保鲜行业要不断加强蔬菜保鲜技术的研发,另一方面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规范该领域的使用标准,真正让人们不再谈“菜”色变。

  “甲醛保鲜”事件频发


  此次“甲醛白菜”事件的风波缘起于山东。


  5月初,山东市场先后爆出有蔬菜商贩把老土豆用焦亚硫酸钠浸泡成“翻新土豆”,并把甲醛作为保鲜剂,喷洒在白菜上进行保鲜。随后,云南销往外省的白菜也被牵涉含有甲醛。到5月20日,更有媒体报道,广州江南果蔬批发市场检测出来自山东、云南的“甲醛白菜”竟有122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这个季节,室外温度很高,蔬菜很容易腐烂,如果不用这种含有甲醛的保鲜剂来保鲜,就必须储存到冷库里面,这样做的成本会高很多,因此蔬菜批发商们不得不选择既便宜又实用的办法———喷洒甲醛溶液。目前,通过喷洒甲醛溶液给白菜保鲜的方法已被一些蔬菜批发商沿用了三四年。


  那么,为什么这么多的蔬菜批发商选择使用甲醛保鲜蔬菜呢?低成本可能是他们选择违禁保鲜剂的主要原因。以“甲醛白菜”为例,一大壶甲醛溶液约2.5升,大约需要7元,而10吨的白菜仅需要用半壶就够了,其成本价仅为3.5元。如果选择用冰进行保鲜,需要100个冰瓶,每个冰瓶0.35元,保鲜成本需要35元;如果采用风筒保鲜,一车需要20个风筒,每个风筒4元,保鲜成本就需要80元,而且冰瓶和风筒既占位置又增重。但是,如果选择用冷藏车,一般情况下一辆8吨的冷藏车要36万元左右,成本相对比较高。


  业内人士表示,甲醛保鲜的作用其实不大,一般24小时过后甲醛的保鲜作用就会消失。但是,这种甲醛保鲜方式几乎成了目前蔬菜保鲜行业的一个潜规则。


  行业标准呼之欲出


  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就有很多蔬菜批发商开始使用蔬菜保鲜剂。目前,市场上的蔬菜保鲜剂大多用在蒜薹、苹果、葡萄等食品的冷藏保鲜上。但是,由于蔬菜品种、数量以及菜源、采摘时机、运输包装和贮藏温湿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看似简单的蔬菜保鲜实际上实施难度却非常高。


  “蔬菜保鲜剂只能起到一个辅助作用,防霉、杀菌、保鲜时间和效果如何主要还得看温度,而且对保鲜剂的使用还要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的标准。”业内人士表示,但是,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没有明确提出可使用的保鲜剂、添加剂范围和剂量,只是提出“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强制性的技术规范”。而且,相关的强制性技术规范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国家相关政府部门应尽快规范蔬菜保鲜剂的使用标准。


  在专利技术方面,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或地区已研发了多种蔬菜保鲜技术。例如,日本研发了一种一次性消费的吸湿保鲜塑料包装膜,它是由两片具有较强透水性的半透明尼龙膜所组成,并在膜之间装有天然糊料和渗透压高的砂糖糖浆,能缓慢地吸收从蔬菜、果实渗出的水分,达到保鲜作用;英国研发的可食用蔬果保鲜剂,采用蔗糖、淀粉、脂肪酸和聚酯物配制成的一种“半透明乳液”,既可喷雾又可涂刷;美国、德国和法国等国家或地区研发的具有标准规格的低压集装箱,已经广泛用于远途运输果蔬等。


  记者通过专利检索发现,在发明名称中出现“蔬菜保鲜”的专利或专利申请有近50件,主要以发明专利为主。如上海市仪器工业研究所名称为“一种蔬菜保鲜剂的配制和使用方法”的发明专利、航天工业部8511研究所名称为“水果蔬菜保鲜剂及其制造方法和应用”的发明专利、中国科学院石家庄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名称为“水果蔬菜保鲜剂及其生产工艺”的发明专利、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名称为“水果蔬菜保鲜方法及其保鲜设备”的发明专利等。


  业内人士表示,我国在蔬菜保鲜领域虽然拥有一定的专利申请量,但是储藏和保鲜技术却相对落后,导致大量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在运输、销售过程中的遭到损耗,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损失就超过2000亿元。


  当前,随着保鲜蔬菜需求量和消费量的大幅增长,以及蔬菜生产本身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等特点,大生产、大流通仍是蔬菜行业的必然趋势,而保鲜是保证果蔬流通中的品质、减少采后损失的必要条件。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相关蔬菜保鲜行业应不断加强蔬菜保鲜方法的试验、研究和保鲜设备的生产、改进,提高专利技术的水平。同时,国家相关政府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扶持国内保鲜设备生产的力度,促进农产品保鲜产业的整体快速发展。(本报记者薛飞)

来源:中国知识产权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