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胶事件早已不在热点新闻的排行榜上,可由其引发的蝴蝶效应还在持续。过去的两个月,对于受‘连累’的果冻行业而言,先是提前进入销售淡季,接踵而至的是整个果冻产业的‘寒冬’——销售额普遍下降50%。可怕的是,没人知道‘寒冬’什么时候结束。
■重创
6月19日,有关果冻食品安全的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糖果专业委员会以下简称:“中糖委”携果冻行业的几大龙头企业出席。
“说清楚”、“还我们清白”是当天会上使用频率较高的两句话——果冻行业因“倍感冤枉”而连连呼吁。
而这种呼吁,最终因为一条短信而更显“迫切”。当天,这条短信被转发到中糖协秘书长丁绍辉的手机上,作为研讨会的主持人,她公布了这条信息的内容。
其核心内容是:因赵普口误影响到其所从事的行业大面积停产,全国高达70%以上。想说的是,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希望口误者能站出来道歉。
短信的主人来自厦门宏嘉旺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宏嘉旺”,姓陈。
资料显示,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专业生产果冻塑料外壳的企业。主要生产以聚丙烯PP为原材料的果冻用包装材料。厂房总面积近5000平方米,生产车间达到了30万级净化标准。简言之,该公司是一家为果冻企业提供外包装的供应商。
6月27日,在与新金融记者的通话中,这位陈姓负责人依旧情绪激动——应该站出来说清楚,如果有哪个厂家真的用了明胶,也请说清楚,全行业都会感激他。
据该陈姓负责人介绍,果冻产品是一款模拟水果的产品,因此果冻产品的旺季在冬天,每年的二三月份会达到高峰。因为所在企业有80%业务是为果冻企业生产外包装,明胶事件后原本400人的厂子,现在只剩下80人在生产。
雪上加霜的是,今年1月,为了提高公司的产能,他还引进了一套高标准的设备,可现在,那套设备却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其实,“倒霉”的不止他一人。
该陈姓负责人说,因为公司是国内专业生产果冻包装的供应商,就果冻外包装而言,其公司能占到该行业60%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果冻行业的龙头企业中,大多数企业都在用他们公司生产的外包装。以往每个月,公司的业绩能达到五六百万,旺季的时候能到六七百万。
重要的是,公司的业绩每年都在递增,以17%的速度。“2012年,本来应该有更好的业绩。”他说。
现实是,明胶事件后,宏嘉旺的产能很快就下降了。五六月份,产能下降高达70%。“损失,相当大。绝对不是一点点,真的是非常、非常大。”该陈姓负责人强调。
据他估计,受明胶事件影响,生产商、供应商包括市场销售,下降的百分比在40%-50%之间。
他不知道这个影响还会持续多久,但他觉得如果不澄清,只靠时间来冲淡的话,真的不好预估,“只能等”。果冻生意不好,就会影响所有供应商的生意,太多,太多。“有些情况真的不好说。”他沉默。
果冻企业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喜之郎公司在给新金融记者的回复中表示,公司第二季度销售额下降近50%。由于明胶事件的误伤,与果冻公司形成战略合作的上、下游产业的数万人将可能面临失业风险,从而形成社会不稳定因素。另外,作为果冻主要原料的水果罐头行业也难于幸免,这必将影响到分布在全国各地的、不计其数的果农家庭的生计,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欧美经济危机的爆发,我国水果罐头出口严重受阻,而正是由于果冻行业大量使用罐头,才勉强支持我国罐头行业的生存与发展。
“4月份以后,果冻行业销售额普遍下降50%,许多企业已经出现停工待产的情况。”来自中糖协的数据显示。
丁绍辉表示,受明胶事件影响,预计2012年我国果冻食品销售规模将下降,但具体下降情况有待评估,按近两月销售情况评估,年下降范围将在30%-50%之间。如果没有明胶事件的影响,按近几年我国果冻行业年均增长率15%计算,2012年果冻品类的销售规模将是170亿元左右。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