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2011年我国乙烯产量突破了1500万吨,但乙烯供应仍存在较大缺口;随着市场的开放,我国市场竞争主体越来越多;基于我国是煤炭大国的基本国情,非石油基原料进入市场——这是我国乙烯工业的现状。
乙烯供应不足
2011年乙烯供需两旺,生产运行呈前高后低走势,年产量首破1500万吨大关,装置开工率处于较好水平,表观消费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2011年,得益于2010年新增的产能较多,我国乙烯产量达1527.5万吨,比上年增加7.4%。全年乙烯装置平均开工率为100.5%。
值得一提的是,近30年来我国乙烯产量增长呈明显加速之势:产量从1983年的65万吨到2002年突破500万吨,达541万吨,用了19年;而从2002年超过500万吨,到2007年超过1000万吨大关,达1023万吨,只用了5年;从2007年突破1000万吨到2011年突破1500万吨,只用了短短4年的时间。
2011年,我国乙烯供需两旺,全年乙烯表观消费量从2010年的1504.7万吨进一步增至1600万吨。我国2011年的乙烯自给率已超过90%。
但从乙烯下游产品折算的乙烯当量消费量来看,近年来我国乙烯当量消费量自给率仅为38%~48%,还存在很大的供应缺口。
多元化格局在发展
2011年,我国乙烯产能延续了新世纪以来持续增长的态势,产能首破1500万吨,但增速明显放缓,全年新增产能不足40万吨,较2010年新增260万吨有大幅减少。
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目前世界石化景气周期处于低谷期,且国际金融危机余波不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石化项目的建设节奏与计划安排;二是乙烯项目的建设规律是一波一波地推进,呈间隙式发展态势;三是2011年通货膨胀压力较大,物价涨幅大,建设成本增加的压力明显加大。
我国乙烯工业多元化的市场主体格局在继续发展中。截至2011年底,中国石化和中国石油两大集团的乙烯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86%,居主导地位,其中中国石化占全国总产能的62%;中国石油占24%;中国海洋石油占6.2%。
此外,神华集团的煤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沈阳化工集团沈阳石蜡化工集团的重油热裂解制乙烯、丙烯装置等的先后建成投产也使国内乙烯业市场主体多元化格局有了新的扩大,其所占比例虽不大,但也反映出乙烯原料多元化后国内市场主体的新变化。
值得一提的是,除内资外,外资在华参股乙烯权益产能2011年底已达212万吨,占中国乙烯总产能的比例已达13.5%。外资方都是世界著名的跨国石油石化公司(如巴斯夫、BP、壳牌、埃克森美孚)或资源国家的大型石油石化公司(如沙特阿美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
原料多样化趋势明显
我国乙烯工业现使用的原料以石脑油为主,加氢尾油、轻粗柴油为辅。在过去的20年中,我国乙烯用原料中石脑油、轻烃等轻质原料所占比重提高明显,轻粗柴油等重质原料占比明显下降。
在原料供应趋紧的背景下,我国加快了乙烯原料多样化的步伐,已开发并工业化了用多种原料制乙烯烃的技术:一是国家发改委重点示范工程——沈阳化工集团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2009年8月顺利投产了50万吨/年重油催化热裂解制乙烯、丙烯装置,这是世界首套采用国产CPP技术由重油直接裂解生产乙烯、丙烯的装置;二是神华集团采用我国自主开发的煤基甲醇制烯烃工艺技术于2010年建成了包头60万吨/年煤制烯烃工业示范装置,接着2011年中国石化在中原石化建成了甲醇制烯烃60万吨/年(MTO)装置。这标志着我国煤基甲醇制烯烃产业化已处于全球领先地位。
来源:中国石化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