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重心上移,消费IT时代或到来


时间:2012-07-10





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统计分析,PC渗透率在10%以内的为起始阶段,1985~2008年属于这个阶段;PC渗透率从10%~40%为成熟阶段,其中20%是规模扩散的临界点;PC渗透率从40%~75%是饱和阶段,目前美国的渗透率超过75%,PC销量已经开始出现负增长。“估计年底我国PC保有量将超过2.8亿,渗透率超过20%。”工信部电子科技情报研究所软件与信息服务研究部陈新河在2012移动智能终端发展论坛上表示,我国互联网目前正处于成熟发展阶段的初期。


  移动智能终端加速渗透 消费IT时代或将到来


  3G的规模化发展为移动互联网提供了完备的基础设施,从全球首个3G商用网络至今,已有近十年的时间。如今,全球3G已从整体上进入规模化发展阶段,3G、LTE商用网络及3G用户市场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截至2011年底,3G手机用户达11.5亿,占60亿手机用户的比例达到19%,处于爆炸性增长的临界点。


  从多个国家3G用户发展数据来看,当3G用户渗透率达到10%左右时,3G在移动通信用户中的渗透速度将明显加快。2011年,我国3G用户1.28亿,渗透率接近13%,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的起点。
  在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扩散速度非常快。“从5%~50%的普及率,固定电话花了将近45年,手机仅用了大概7年,而智能手机在短短的4年时间里就从5%猛增至40%,平板电脑更快,仅2年时间美国家庭普及率超过20%。”陈新河介绍说。


  从苹果公司以Mac为代表的PC产品和以iPhone、iPad为代表的移动智能终端产品上市后的增长趋势也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出,移动互联网增长非常迅速。Mac产品用了20年销量才达到5000万台,而iPhone仅用了2年,iPad更缩短至1年,2011年新推出的TheNewiPad上市3天销量便超过300万台。


  从我国移动互联网家庭普及率来看,固定电话在还没有达到饱和时逐渐被移动电话取代。2008年,我国固定电话达到峰值3.7亿,之后出现负增长。移动电话一路高歌猛进,2011年底,移动用户接近10亿,移动电话渗透率达76%。很多农村地区用户直接越过固定电话阶段,进入移动电话时代。


  移动互联网为何发展如此之快?陈新河一语道破,“互联网是以人均GDP为基准的产业,只会锦上添花!移动互联网是以人口数为基准的产业,将会雪中送炭!”他称,雪中送炭的移动互联网将会加速人类信息化进程,数字鸿沟也将被缩小。


  陈新河预测,未来十年将是消费IT时代,统治IT几十年的企业IT时代将成为配角,手机将成为核心终端。


  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重心上移


  移动互联网产业作为巨大的综合产业,包括运营商、设备制造商、软件厂商、系统集成商、内容提供商及应用服务提供商等,各个主体越来越多的合作与竞争使得移动互联网得以更快地发展。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已初步成形,聚集了一批自主型企业。芯片领域的展讯、君正,操作系统领域的联想、小米,整机领域的中兴、华为,搜索领域的百度,移动商务领域的阿里巴巴,等等。


  在PC互联网时代,产业链价值的重心是芯片和操作系统,仅微软和英特尔每年的收入便超过1000亿美元;而在互联网时代,产业链的价值重心在不断上移,随着用户的不断增多和应用的日趋丰富,重心上移的速度和规模还在不断加大。“一些面向海量用户的大众化、基础性、高频度的应用服务的出现,降低了操作系统在整个生态系统的价值比例。”陈新河表示。


  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2012年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重心将再次转移,生活服务、电子商务等将蓬勃发展。


  相关数据显示,2010年手机淘宝平台累计访问用户数已超过6000万,全年实现成交额达18亿元,2011年超过100亿元。“PC互联网经历十几年才走到目前电子商务大发展的阶段将被移动互联网用2~3年的时间所超越。”陈新河不无感慨地说道。


  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和深入应用,使其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其中,移动互联网对通信业的带动作用最为明显。


  根据相关统计图表显示,近几年来,通信行业收入增长走出了一条“V”形曲线,2006~2011年,全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幅分别为11.6%、11.2%、7%、3.9%、6.6%和10%。其中的拐点恰好是在2009年3G牌照发放之时。2011年,三大运营商3G用户当年净增8137万,而全年移动用户净增总数是1.27亿,3G新增用户已经占全部新增用户的三分之二,成为通信产业增长最为明显的部分。与此同时,3G用户的增速也带动通信产业再次超过同期GDP的增速,充分显示了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之势。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