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多元清洁,能源产业调整“新”优先


时间:2012-07-16





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核心内容之一。能源产业作为经济主体,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发展水平的整体提升,对于带动经济整体进一步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是指导能源行业工作的重要文件。但随着时间的消逝与推移,《目录(2005年本)》中的部分能源条目,已不能适应能源产业技术进步和发展趋势,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节能减排要求有一定差距,难以满足能源领域淘汰落后产能的要求,有的也无法充分体现能源领域差别化政策。


  正因如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已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旨在适应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推动能源行业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调整后的《目录(2011年本)》遵循的主要原则是:坚持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坚持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鼓励新技术研发和设备国产化;坚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环境保护;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注重安全生产水平;坚持节能减排与淘汰落后,注重资源综合利用。


  转型升级步伐需加快


  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发展期,能源消费也随之持续增长。2008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达到28.5亿吨标准煤,比2000年13.85亿吨标准煤增长了一倍以上。这一结果出乎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因为这样的消费量,已将原来设想的202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提前了12年。


  长期以来,煤炭在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一直居高不下。产量从2000年的12.99亿吨增加到2008年的27.9亿吨,增长了1.15倍。电力消费2000年~2007年平均年增13.85%,新增年发电装机容量连续多年超过1亿千瓦,相当于欧洲经济大国全部装机容量。同时,石油消费也以平均年增7%的速度进行,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按照这样的速度发展下去,中国将很快超越美国,成为石油消费的“世界第一”。


  能源需求的过快增长,已经使得中国面临的资源制约问题日益明显。由于能源利用水平低下,造成中国单位GDP能耗过高。根据世界银行统计数据,当前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生产总值的7.1%,但却消耗了世界能源消费总量的17.7%。分析中国能源效率低的原因,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相关能源转换和用能装备技术能效仍然偏低。三是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还是很高,使得能源系统始终维持低效率。


  日益严峻的能源形势和迫切的环境保护要求,敦促中国经济需要不断加快转型升级的步伐。把握可持续发展内涵,实现节能优先,将是未来能源发展的战略中心思想。


  推进能源多元化清洁发展


  《目录(2011年本)》是《“十二五”规划纲要》的重要体现。而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未来五年甚至在更长的时期内,中国能源的战略发展都会把“推进能源多元清洁发展”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发展安全高效煤矿;发展清洁高效、大容量燃煤机组,优先发展大中城市、工业园区热电联产机组,以及大型坑口燃煤电站和煤矸石等综合利用电站;推进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积极发展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以及其他新能源”等等,都是《“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重要课题。


  围绕新时期要求,分析《目录(2011年本)》鼓励类特点,可以得出以下几种结论:一是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增加了型煤、矿井采空区矸石回填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内容。二是更加注重资源综合利用,增加单机30万千瓦及以上流化床锅炉并利用煤矸石、中煤、煤泥等发电的内容。三是更加注重安全,增加了井下救援技术及装备,矿井进出人员自动监控记录系统、新型矿工避险自救器材开发与应用等内容。四是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完善了新能源产业、自主创新的有关内容。五是注重与国家有关文件对接,将鼓励类中的“燃气蒸汽循环联合发电”调整为“重要用电负荷中心且天然气充足地区天然气调峰发电项目”。


  而剖析限制类和淘汰类特点,则是更加注重能源领域的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如提出淘汰单井井型低于3万吨/年规模的矿井、大电网覆盖范围内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限制直接向江河排放冷却水的火电机组,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无生态保护措施的水力发电、无下泄生态流量的引水式水利发电等内容。


  新能源优先发展思路突出


  翻阅《目录(2011年本)》,在长长的鼓励类、限制淘汰类条目中,比较新旧《目录》的变化,“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促进淘汰落后产能、限制过剩产能的方向和内容”是最大的区别。


  鼓励类中新增了“新能源”类,包括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生物质燃料、沼气发电及海洋能、地热能开发等,体现了优先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战略思路。《目录(2011年本)》强调了煤电一体化,在鼓励类中增加了大型煤炭储运中心、煤炭交易市场建设,页岩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资源勘探开发等内容。“限制类”和“淘汰类”中更加注重规范煤矿单井井型最低生产规模,“限制类”增加了井下回采工作面超过2个的新建煤矿项目,“淘汰类”增加了单井井型低于3万吨/年规模的矿井、大电网覆盖范围内单机容量在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和设计寿命期满的单机容量2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燃煤火电机组,体现能源领域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集约化生产、保障生产安全的方向。


  《目录(2011年本)》还更加强调要增强能源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如增加了有利于提高煤炭行业安全生产水平的矿山救援技术和装备、井下救援技术及特种装备开发与应用等内容,增加了利用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提升煤炭生产现代化水平的内容,增加了提高大型成套关键设备国产化率的内容。增加了煤炭气化、液化等先进煤炭清洁利用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大型煤制燃料装置建设、大容量电能储存技术开发与应用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调整有利于促进能源行业提升技术装备水平,推进关键技术设备国产化、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国际竞争力。


  此外,新《目录》再次提出了能源领域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增加了有利于促进节能环保的煤炭共伴生资源加工和综合利用、矿井采空区矸石回填技术开发和应用等内容;而在“限制类”中,则增加了直接向江河排放冷却水的火电机组,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无生态保护措施的水力发电、无下泄生态流量的引水式水力发电等内容。这些条目的提出,有利于引导能源行业加快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

来源:中国工业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