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海外发展空间,我国企业需提升投资水平


时间:2012-07-16





我国企业在国内发展过程中,目前均受到国内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等不同程度的限制,扩大发展空间成为企业“走出去”的主要动因,同时企业面临着国际投资环境以及自身在“走出去”方向、模式、风险和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考验,我国企业海外经营整体欠佳。


  以矿业为例,在6月20日召开的2012矿业与财富(北京)高峰论坛暨展览会上,中国矿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先达介绍,截至6月中旬,我国企业海外矿业投资项目数仅为53例,投资额仅为36.78亿美元,两项指标均同比大幅下滑50%以上,我国矿企海外投资出现进展放缓,显现出投资重点区域转移、企业来源多元化、投资和合作方式多样化等趋势。


  世界经济存变数 海外投资稳增长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发布的《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及经营情况调查报告》指出,2012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同时各国利益诉求分化明显,在出口、科技创新等方面竞争将更加激烈。


  同时,金融危机改变了全球投资流动总体态势,也改变了外国投资的地缘决定因素和区域性格局,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和供应链正经历着一次新的调整,可能在今后几年,推动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产业转移和调整。根据预测,未来数年,我国企业在对外投资目标、对外投资策略、对外投资环境、对外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管理等方面,也将发生较大变化。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及经营情况调查报告》显示,在过去十年中,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从高速增长阶段逐步过渡到平稳增长阶段,从量的增长进一步趋向质的提升。2011年,在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荡不安、欧债危机不断深化、国际投资环境错综复杂的情况下,我国企业对外投资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3391家境外企业进行了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累积实现直接投资6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8%。


  进入2012年,我国海外投资活动愈加活跃,一季度,我国境内投资者共对全球109个国家和地区的1096家境外企业进行了直接投资,累计实现非金融类直接投资165.5亿美元,同比增长94.5%。其中,通过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达到62亿美元。


  国内发展不满意 国际市场寻机会


  2011年度,中国贸易促进会开展的“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情况和意向问卷调查”抽取了365个企业有效调查样本,从往年的侧重外向型企业对外投资意向,转向针对已“走出去”企业的对外投资实际经营状况,为业界了解我国企业“走出去”实际情况提供了一个视角。


  “中国企业对外投资情况和意向问卷调查”采取随机抽样和发放调查问卷的方法,分别对东、中、西部地区的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农林牧副渔、建筑业、其他行业等企业进行调查。其中,调查以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企业为主,制造业企业占49.5%,批发零售企业占16.5%。


  根据调查,在我国企业“走出去”国内发展环境方面,国内市场环境和政策环境对企业发展均有不同程度的限制。在市场环境类因素中,国内成本上涨幅度大、国内市场竞争程度高、国内人才获取难度大,分别居制约企业发展因素的前三位。其中,76.8%的企业反映国内成本上涨幅度大,73.1%的企业反映国内市场竞争的程度高,65.6%的企业反映国内人才获取有难度。


  企业普遍反映,除了成本的上升,企业在国内难以获得资金、技术和原材料等也是制约企业国内发展的重要因素。61.7%的企业认为国内融资难度大,58.8%的企业认为国内技术获取难度大。同时,51.0%的企业反映国内政策管制程度大,45.9%的企业反映国内行业准入限制程度大。而且,民营企业在国内融资和国内原材料获取难度方面明显高于国有企业。


  但值得注意的是,与成本因素驱动我国企业“走出去”相应的是,我国利用外资继续向“轻型化”转型,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不断提高,并于2011年首次超过制造业。


  根据企业近三年国内业务相关绩效指标,57.5%的企业对国内销售额满意,49.3%的企业对国内市场份额满意,47.0%的企业对国内销售利润率满意。在增长率方面,53.5%的企业对国内销售额增长率满意,50.2%的企业对国内市场份额增长率满意,44.5%的企业对国内销售利润增长率满意。


  其中,民营企业在国内销售额、销售额增长率、市场份额、市场份额增长率、销售利润和销售利润增长率等指标方面,对国内业务的满意度明显低于国有企业,说明民营企业在国内的生存环境更为严峻,“走出去”在一定程度上是迫于发展的压力。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