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楼市成交持续反弹的步调一致,购房者信心正在进一步回升。
7月17日,世联地产发布的2012年第二季度房地产市场报告显示,受信贷等调控政策微调影响,二季度购房者信心持续回升,今年二季度世联购房者信心指数为55.2%,较上季度提升了2.6%,表明购房者对未来半年房地产总体走势的乐观程度持续改善。
对此,北京世联地产执行董事、总经理刘春岩表示,上半年,央行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开闸降息,调控政策也以支持首次置业为基调,这极大地改善了购房者的心理预期,拉动购房信心连续两个季度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目前购房者中看涨房价的人居多,但受制于限购政策,大多数投资客不能入市,支撑房价快速上涨的买方动力仍然不足。
降息影响购房者预期
“从6月8日央行降息前后购房者心态对比来看,降息对购房者的即期影响非常明显。”刘春岩表示,目前楼市已经触底,房地产市场最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对于近期市场成交量的走高,央行的两次降息起到很大推动作用。
世联地产第二季度报告分析认为,降息对购房者的预期影响非常明显,促使购房者加速购房的同时也促使开发商调整销售策略。在降息后,预期未来房价将“小幅上涨”或“大幅上涨”的购房者比例上涨了9.1%;认为未来“非常不适合”或“比较不适合”购房的置业者比例下降2%,至24.8%;表示将在未来“三个月内”购房的置业者比例上升至19%,比降息前上涨了1.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降息后购房者认为未来房地产调控政策放松的可能性有所增加,认为未来调控政策“继续从严”或“维持现状”的购房者占比下降至49.6%,比降息前下降了6%。多数城市购房者信心指数有所提升,其中,长沙、济南、青岛、郑州、珠海等二三线城市提升幅度非常明显。
投资客、多次置业者看涨楼市
从不同置业类型的购房者来看,2012年二季度,依然是投资需求和多次置业者的信心最高,尚无房产的首次置业者的信心最低。与今年第一季度比较,各种类型的购房者信心均有所提升,其中,已有一套住房的置业者和改善型购房者的置业信心提升最为明显,较上季度分别提升3.5和2.9个百分点。而各类购房者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比例再次超过预期房价下跌的比例。尤其是投资客和多次置业者,预期未来房价上涨的比例分别高达54%和55.7%,较上季度分别增加18%、15.1%,而预期房价下跌的购房者占比仅为两成左右。
刘春岩表示,目前成交量的复苏,是整体市场“以价换量”产生的效果,而购房者信心提升并不意味着房价必然合理,同时,不同类型置业者均渴望放松调控政策。其中,首次置业者和改善型置业者最关心的是信贷政策,他们最希望调整的政策是降息,其次是降低首付,最后是增加利率优惠。这也显示出今后各类政策对他们的影响,降息作用大于降首付,降首付的作用大于利率优惠。而对于投资客和多次置业者,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解决购买资格的问题,因而限购政策首当其冲,然后才是信贷政策。
【数据速览】
7月19日,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联合发布的北京市上半年经济数据显示,上半年,北京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620.9万平方米,在1~5月止跌回升后增长11.9%;其中住宅销售面积479.4万平方米,增长23.2%。政策性住房销售面积122万平方米,增长8.4%。6月份,全市新建住宅价格同比下降1%,已连续5个月同比下降;环比微涨0.3%。二手住宅价格同比下降2.8%,已连续8个月同比下降;环比微涨0.2%。
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北京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25.1亿元,同比增长11%,增幅低于一季度4.2个百分点,但比1~5月提高0.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1298.3亿元,增长4.7%,其中政策性住房投资371.9亿元,增长33.4%。
7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6月份70个城市楼价数据显示,在新建商品住宅指数变化城市中,6月份上涨城市达到了25个,较前一月增加3倍多,也达到了2011年9月来的新高,涨价城市的数量超过了年内前5月之和。在此前的5月,70个大中城市环比上涨的有6个;而在4月,环比上涨的仅有3个。这是近9个月以来国内房价上涨城市数量首次超过下降城市。
与此同时,房价环比下调的城市数量也创造了2011年10月来的新低,仅21个城市环比下调。而在5月,房价环比下调城市还有43个之多。
在新建商品住宅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0.6%。同比价格上涨的城市中,涨幅均未超过1.2%,涨幅比5月份回落的城市有6个。其中,环比上涨最高的是杭州,环比上涨0.6%,其次是大连和湛江,环比上涨均为0.4%,排在第四位的是北京,环比上涨幅度为0.3%。不过,杭州和北京的楼价同比还是下浮的,分别为9.5%和1%。而大连和湛江同比涨幅为0.1%和0.4%。其余的环比楼价上涨城市的涨幅均为0.2%或以下。(徐妍整理)
来源:中国房地产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