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产业做大做强,政策要打组合拳


时间:2012-07-27





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近日在“2012中国数字出版年会”上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将完善数字出版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和数字出版配套管理措施,同时引导财政、税收等政策向数字出版产业倾斜。今年下半年,将加快修订发布一系列政策法规,为进入成长期发展阶段的数字出版产业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围绕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所需前提条件、产业发展现状、未来产业发展目标等问题,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做大做强数字出版产业,必须打出政策组合拳。

  产业做大要先做大做强相关企业

  当前,虽然各界公认数字出版是我国出版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仍面临诸多制约与挑战。孙寿山指出,总结起来可概括为产品形态单一、核心技术相对落后、国外企业大举扩张以及运管体制面临新变化等四方面挑战。

  “应对这些挑战必须首先认清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所需的前提条件。”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数字出版是以内容的海量、专业、前沿为发展前提,这也给数字出版产业提出了较高的综合发展要求。

  陈少峰进一步解释说,首先,数字出版必须有海量的内容作支撑,这是任何一家传统出版单位无法完成的,需要无数的机构和人员提供内容,实现信息平台对内容的集合;其次,未来数字出版所需内容体现专业性是大势所趋,这可以有效避免信息内容淹没于海量内容之中;第三,数字出版内容必须是前沿的、最新的,这样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发展要求。

  “单一的出版机构无法决定整个数字出版业发展,数字出版产业做大做强必须从相关企业的做大做强开始。”陈少峰说,必须紧密结合产业发展的前提条件提出扶持政策:一是应制定政策,尽快引导出版社、报社等全国多门类的媒体出版单位实现联合,同时加快实力较强的企业上市,以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扶持并购,继而加速形成数字出版的大型内容提供商。

  二是加快促进行业人才培养,加大投入,制定满足数字出版未来所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计划。在数字化浪潮下,传统出版业人才无法适应未来数字出版的综合传播需要。因此,必须尽快对行业人员进行系统性培训,以适应未来发展要求。

  三是在制度上合理引导,打破出版业的地方保护格局。需要通过放开体制约束,促进地方各领域合作,允许出版企业进行整合,在淘汰传统业务的同时,加速形成新的出版产业发展格局。

  放开内容应对数字出版挑战

  谈及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现状,中国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张晓明对本报记者直言,当前有关数字出版产业的整体制度环境尚不清晰,涉及三网合一以及出版行业、电信行业的相互准入政策以及具体的支持政策着力点仍不得而知。

  张晓明认为,应尽快理顺电信行业与出版行业相互准入的关系,同时,加大培育作为内容制作机构的传统出版企业的创意能力。

  首先,要开放出版,承认民营出版机构的出版权。张晓明认为,这将为激发内容生产带来促进,但这也恰是当前在体制上控制得最死的领域。在数字化大潮下,如果不开放民间出版,将会影响中国出版行业的前途。

  张晓明强调,数字出版根本上还是内容为王的产业,要达到在当前数字化强大的媒体复制传播能力,调动并保护好个人的创造积极性,必须尽快完善基础性制度建设,改变当前有关政策严重滞后的局面。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