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国家明确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后,新能源汽车产量出现井喷式增长,2009年达到0.53万辆,同比增长165%。
然而由于新能源汽车成本较高以及配套设施不完善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近几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速减缓。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0.84万辆,增速从2010年的35.8%下降至16.5%。中国政府持续出台的新能源汽车鼓励政策,也使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前景更加令人期待。
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工业新时代的“制高点”,其产业发展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初期,国家相关扶植政策对于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的启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产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
在2011年3月出台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新能源汽车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提出要重点发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技术,开展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研发及大规模商业化示范工程,推进产业化应用。除此之外,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改委等政府部门也都相继出台了新能源汽车产业扶持和推广政策。
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的发展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将智能电网建设和电动汽车业发展结合,以智能电网技术助推电动汽车业快速发展。新修订的《可再 生能源法》明确规定:电网企业应当加强电网建设,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配置范围,发展和应用智能电网、储能等技术,完善电网运行管理,提高吸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为可再生能源发电提供上网服务。“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再次写入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并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这表明,智能电网已作为国家战略予以推进实施。科技部863计划也将智能电网关键技术开发作为重大项目予以支持,预计在“十二五”期间投资10.5亿元,用于专项研究,涉及的研究内容包括大规模风电接入电网、电动汽车、高密度分布式电源、太阳能发电、输变电设备等二十几个课题。另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电工学科 “十二五”期间应该优先资助领域也包含智能电网关键技术研究。
当前中国采取多种新能源汽车技术并行的路线,这是由于,首先汽车市场足够大,其次是因为技术尚未成熟,各种资源又相对有限,单靠某一种技术路线容易遇到瓶颈。具体来说,混合动力汽车结合了内燃机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技术逐步成熟,率先实现产业化,主要作为近中期重点应用产品。纯电动汽车具有零排放的优点,是未来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值得一提的是,燃料电池汽车凭借不依赖于石油,且全生命周期的巨大优势,也得到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总体来说,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较长一段时间内,新能源汽车将采取多种技术共同发展路线。
由于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研发投入较大,所以国家以重大专项的形式指导和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技术的研发,取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并成功地实现了产业化。
汽车产业“十一五”规划及地方政府部门相关政策,针对基础标准、安全标准、性能评价以及通用性和互换性等标准领域,参考国外相关资料,结合国内研发情况及产品水平,展开标准化研究,目前已经建立了新能源汽车及相关零部件与基础设施方面较为完整的标准体系,在关键领域实现了自主创新,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体系初步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的持续进步,也将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作者系赛迪顾问高级咨询师)
相关链接 201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相关鼓励政策
2011年2月25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船税法》。
2011年7月14日,科技部出台了《国家“十二五”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
2011年9月17日科技部、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等四部门向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城市发出 《关于加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安全管理工作的函》。
2011年9月7日,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调整节能汽车推广补贴政策的通知》。
2011年11月10日,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及国家发展改革委联舍下发 《关于进步做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将严格执行新能源汽车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制度,对进入推广目录的产品,定期进行市场销售量核查,对1年内未销售的产品,取消该产品目录:并将对目录产品在试点城市的实际运行状态进行抽样测试。
2011年11月14日,工信部公布了此前印发的《“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普通混合动力专用发动机和机电耦合装置设计制造技术,先进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低阻零部件、轻量化材料与激光拼焊成型技术,高比能先进动力电池新材料、新体系的前瞻性研究和新结构、新工艺等应用技术,驱动电机系统与核心材料技术,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发动机及其关键核心技术等都被列为重点开发项目之中。
来源:中电新闻网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