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线材制品行业“渡难关”须创新


时间:2014-01-22





  “目前,线材制品行业处于最为困难的时期,也是行业转方式、调结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只要线材制品企业不断创新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机制,围绕成本、质量、市场、服务实现精细化管理,加强行业协会的宏观协调服务作用,必将渡过难关,实现由大变强与可持续发展。”近日,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刘朝建在谈到我国线材制品业时这样表示。

  建设、交通等是未来线材消费主力

  线材制品行业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而快速增长。与轮胎工业、汽车制造业、高速公路与高速铁路的桥梁和涵洞建设、矿山机械和船舶制造等相关的产品,如钢帘线、PC制品、焊丝、弹簧钢丝等,均以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速2倍左右的速度增长。

  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线材制品的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同时也是消费大国。但是,刘朝建表示,我国线材制品行业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其一,多数品种产能过剩。初步计算国内线材产能过剩30%左右,优特钢线材与普碳钢线材生产能力都过剩。其二,专业化方向发展程度低。线材制品的专用品种少,消费档次低,为下游用户带来不便。少数品种不能满足市场需要,比如合金冷镦钢、帘线钢、不锈钢线材等品种存在实物质量差。其三,企业分散、布局不合理、发展不平衡,生产效率低、整体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多数企业亏损。

  刘朝建预测,我国优特钢线材消费量与消费比例将稳定增长。第一,我国交通、市政建设与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发展,将拉动预应力制品(PC钢丝与钢绞线)消费量的增长,并带动82B、77B等高碳优质钢线材消费量的增长;第二,汽车产量的持续增长,将拉动轮胎钢帘线用钢、合金弹簧钢线材消费量的持续增长;第三,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将拉动合金钢焊丝等产品消费量的持续增长;第四,建筑用钢的消费升级,将使普通钢线材的消费比例下降,拉动优质中高碳钢消费量的持续增长。

  相关政策凸显行业发展趋势

  近年来,国家针对钢铁行业出台了相关政策,凸显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态势,其中跟线材制品行业有关的有以下几方面。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提出,要淘汰热处理铅浴炉,这或对线材制品新建或扩建项目产生影响。尽管在钢帘线、胎圈钢丝、高压胶管钢丝产品中成功使用了水浴热处理技术,但其他线材产品依然使用铅浴工艺,替代工艺技术还需继续研究。

  《钢铁企业节能设计规范》中提出要淘汰高能耗工艺和设备,废水及废气力争实现“零排放”;推广使用变频调速的直进式拉丝机、水箱拉丝机以及双捻机,主要设备负荷率不低于70%;优先采用天然气明火加热炉,明确提出加热炉和热镀锌炉的余热回收利用;水的循环率不小于85%。这要求企业应开发和采用节能型新工艺。

  《钢铁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钢铁产业链的延伸和钢材深加工。而线材制品正是钢铁线材的深加工领域,通过一系列的拉拔、热处理、捻制和镀层,提升了其附加值。对此,相关企业应该提升创新能力和管理水平,从而进一步做好产业链的延伸和深加工。

  立足节能、产品、协会层面促发展

  目前,产能过剩已成为影响线材制品企业经济效益的突出矛盾和诸多问题的根源。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控制产能是形势要求,控制产量是关键,要避免没有效益的生产。线材制品行业应该全力遏制产能盲目扩张,通过淘汰落后、兼并重组等措施,保持合适的产能。刘朝建称,在此方面,企业需要提高集中度,控制产能,避免恶性竞争。

  推广环保、节能技术,实现清洁化生产。线材制品企业要大力推广使用环保节能措施,包括现代化表面处理、废酸回收、高效加热炉、固废综合利用、废水回收利用、高效电机利用等节能环保技术,实现节能环保,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优化产品结构,推进品牌建设。伴随我国建筑、机械制造等下游行业转型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产品结构调整将代替规模扩张成为相关行业发展的主流。线材制品企业要密切跟踪市场变化,及时优化品种结构,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增强企业的创收能力。

  开拓消费市场,发展专用品种。建筑、运输、机械、能源等行业的发展对专用线材制品的消费需求呈持续增长趋势。其中,建筑行业是提高中高碳线材制品消费量的主要行业,为此企业要继续推动专用品种建设,更好地为下游服务,稳定市场,实现双赢。

  发挥制品协会宏观协调与引导作用。协会可以强化市场服务,开拓新市场;推进钢铁企业与制品行业的产业链建设;推进企业淘汰落后与联合重组;推动线材制品行业规范体系建设;推动行业公平竞争的制度建设;协议与政策监督落实;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为制品行业争取更多政策利益。

来源:中国冶金报


  转自: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