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创新格局 制造业成实施“双创”主战场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作者:晁毓山    时间:2017-04-07





  “制造业是实施‘双创’的主战场,推进制造业‘双创’是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是激发制造业创新活力、发展潜力、转型动力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制造业提质增效升级的重要选择。”在日前于北京举行的中国制造企业双创发展联盟成立大会暨高峰论坛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李冠宇如此表示。


  记者获悉,2016年,在国家推进创新创业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我国制造业“双创”建设如火如荼,开放创新平台、协同创新平台、虚拟孵化器、众创空间等各类“双创”平台不断涌现,特别是一些大型制造企业在“双创”平台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商业模式、组织方式和管理机制,极大释放了企业内部创新活力。仅2016年上半年,中央企业新搭建各类“双创”平台就达100多个,较2015年年末翻了一番。


  探索和开创制造业“双创”新格局


  李冠宇告诉记者,在多种举措的支持下,目前全国“双创”热情高涨,制造业“双创”正步入全面实施、快速迭代、自我完善阶段。一些领先的大型制造企业、基础电信和互联网企业凭借各自基础和优势,已成为“双创”的主要践行者,正在探索和开创制造业“双创”新格局。


  据李冠宇介绍,大型企业推进“双创”平台建设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方面是大型制造企业通过建设平台推进“双创”。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一是协同创新型。例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商飞等制造企业通过搭建航天云网等网络化协同创新平台,推动制造资源、生产能力的集成整合、在线分享和优化配置,实现多地区、多用户、多任务并行协同,推动企业资源优化的边界从内部走向全产业链,企业间合作方式从业务协作走向产品、要素、能力交易,有效促进跨企业业务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带动产品、模式和业态创新。二是管理变革型。例如,荣事达、韩都衣舍等制造企业面向动态多样的消费需求,通过搭建开放型创新平台,打造网络化、扁平化、平台化的管理新模式,推动企业从管控型组织向创业孵化平台转变。三是产业链整合型。例如,海尔、三一重工等制造企业以“线下实体空间+线下孵化平台+‘双创’服务”为发展主线,推动产学研“双创”资源的深度整合和开放共享,促进形成资源富集、创新活跃、高效协同的产业创新生态。


  另一方面是基础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积极构建“双创”服务生态。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要素配置服务型。例如,三大电信运营商等基础电信企业,通过产业孵化服务平台,集聚整合大型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智库机构、金融资本、孵化管理、创业培训等优质资源,为“双创”提供精准的要素配置服务。二是共性技术共享性。例如,数码大方、索为云网等互联网企业基于自身制造技术和知识优势,发展面向制造企业的“双创”服务平台及解决方案,提供软件按需取用、在线协同合作、技术资源交易和专业知识自动化等共享服务,促进实施数据的自动流动和隐性知识的显性化,推动新型制造模式发展。


  关注人才培养和工业软件发展


  在推进制造业“双创”工作中,如何做好人才培养和加快工业软件的发展成为此次论坛与会嘉宾关注的焦点。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院长张斌表示,创新驱动下的制造业人才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要熟悉互联网环境下的应用场景,应是专业型、创新型、开拓型的产业人才,具备在动态不确定环境下,识别创新的机会。换言之,未来制造业人才不仅要懂“互联网+”制造产业,还要懂“互联网+”创新创业方法。互联网和制造业的融合,不是简单对传统模式加以改造,而是打造一个全新的模式。


  张斌说,“双创”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培养体系、评价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四大体系。培养体系不再是由高校独家承担,而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人才培养的生态圈;保障体系方面,应从国家层面加强对“双创”人才的扶持与引导,增强顶层设计。首先要完善相关教育培训政策法规制度;其次要设立相关“双创”人才教育财政投入;第三要建立“双创”高等教育体制,尤其是推进专业硕士教育;第四要推进企业首席信息官(CIO)制度。


  至于如何加快工业软件的发展,中航工业信息技术中心首席顾问宁振波表示,要把打造工业软件及其平台上升为国家战略,将软件人才培养纳入基础教育体系;鼓励并出台政策推进工业软件相关民企、民办非企业单位(组织)全面参与软件业产学研的深度合作;鼓励优势工业企业进入软件业,发展大型工业软件企业;建议国企尤其是军工等涉及国家安全的企业,优先采购国产工业软件和服务;建议成立工业软件政府引导基金,同时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工业软件领域。


  据了解,我国工业体系中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是一个举世无双、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但反过来看,我国的工业软件体系严重与其不匹配。“工业和信息化融合,工业体系完整了,但还缺工业软件这个‘魂’。”宁振波表示,我国工业软件薄弱,不仅仅表现在系统软件、操作系统领域,而是在整个工业体系中,工业软件都是短板。


  为促进制造业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制造业“新四基”,包括“一硬”(自动控制和感知)、“一软”(工业核心软硬件)、“一网”(工业互联网)、“一平台”(工业云和智能服务平台)。“其实无论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如果没有工业核心软硬件,没有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核电站、电力、自来水供应,包括军工系统都很难得到安全保证。”宁振波强调,在看到进步的同时,也必须看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利于我国工业软件的发展。


  做好制造业“双创”顶层设计


  制造业“双创”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的系统性工程。在李冠宇看来,为进一步推进制造业“双创”发展,推动制造业“双创”工作取得实效,必须加强统筹部署,充分发挥地方、行业、企业的作用。


  “目前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出台《制造业大企业“双创”平台培育三年行动计划》,以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大型制造企业‘双创’平台和面向中小企业的第三方‘双创’服务平台为重点,形成以‘双创’平台为依托、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的指导性意见,明确制造业大企业‘双创’平台建设的基本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李冠宇认为,推进制造业“双创”工作开展,首先要做好顶层设计。


  “同时要加快组织实施制造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建设工程、‘双创’服务平台支撑能力提升工程。”李冠宇表示,这两个工程是推进制造业“双创”工作开展的基础,有利于推动平台建设主体联合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各类创新平台,集聚、整合、共享全球范围内创新创业资源,面向行业和全社会提供行业咨询、共性技术、成果转化、创业孵化、融资租赁、教育培训等服务,探索从创意到技术、从技术到产品和从产品到产业的多级孵化模式,构建大中小企业协同共进的产业创新体系;有利于发展创客空间、创新工厂、开源社区等新型众创空间,开展数据资源开放、数据共享、创业孵化、在线测试、创业咨询等服务,营造大中小企业合作共赢的“双创”新环境。(本报记者晁毓山)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制造业科技创新“激情燃烧”民企力量逐渐凸显

    2016年以来,我国科技创新领域不断传出捷报:超级计算机赛出“中国速度”、“潜龙二号”突破“中国深度”、20多次航天发射实现“中国高度”,这些成绩都在不断刷新中国智造的新纪录。
    2017-04-06
  • 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水平稳中有升 质量损失率下降

    中国质量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制造业企业质量管理蓝皮书(2016年)》显示,我国制造业企业质量水平稳中有升,质量损失率下降。与此同时,制造业质量管理成熟度总体偏低,研发和技术环节质量管理薄弱
    2017-04-17
  • 中国装备“走出去”需要内外兼修

    中国装备制造和国际产能合作应当标准先行,有序和有效地“走出去”,而不能在无序竞争中形成恶性循环,让自身形象和利益受损。
    2017-04-19
  • 我国高端基础制造装备将着力解决后端检测问题

    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部分产品今年进入应用推进阶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在近日举行的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应用推广现场会上表示,专项实施8年多来,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
    2017-04-20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