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我国互联网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升至78.6%。互联网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助力。
2024年是我国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30周年。30年来,我国互联网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跨越式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互联网基础设施,构建起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和网民群体。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主任、党委书记刘郁林表示,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互联网行业发展紧跟数字时代发展浪潮,以"数"赋能、以"智"提质,通过"二三四"逐层赋能,即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技术、数字经济"两个融合";加快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三个产业"数字化升级;拓展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四个环节"数字化场景,不断向"深"扎根、向"实"掘进、向"远"而行,谱写数实融合新篇章。
网络基础更加坚实
《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拓展,5G、千兆光纤宽带网络建设有序推进,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延续较快增势,信息通信业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互联网基础资源持续丰富。域名、IPv6等互联网基础资源是互联网的"神经中枢",也是数字世界的底层基础。截至2024年12月,域名总数为3302万个,其中,国家顶级域名".CN"数量为2082万个;IPv6地址数量为69148块/32,同比增长1.6%。
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截至2024年11月,已累计建成5G基站419.1万个,比2023年末净增81.5万个;3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26.42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的比重达59.6%,人、机、物泛在智联有序推进,为更多用户接入互联网服务提供坚实支撑。
网民与应用规模不断壮大
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突破11亿人,达11.08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1608万人。手机网民规模达11.05亿人,较2023年12月增长1403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7%,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8.7个小时,较2023年12月提升2.6个小时。
从年龄结构看,10-19岁、20-29岁、30-39岁和 40-49岁网民占比分别为 13.0%、13.1%、19.0%和 17.1%;50岁及以上网民群体占比由 2023年12月的 32.5%提升至 34.1%,互联网进一步向中老年群体渗透。
从城乡数据看,我国城镇网民规模达7.9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71.8%;农村网民规模达 3.1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85.3%,较2023年12月提升 1.9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5.6%。
在互联网应用方面,《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各类互联网应用不断深化,用户规模持续增长。其中,网络文学、网上外卖、网络支付和在线旅行预订的用户规模增长最快,较2023年12月分别增长5474万人、4777万人、7505万人和3935万人,增长率分别为10.5%、8.8%、7.9%和7.7%。
在所有应用中,即时通信、网络支付和网络购物的用户规模最大,分别为10.81亿人、10.70亿人和9.74亿人。(孙立彬)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