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链培育实力“过硬”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12-05





  “截至2023年底,我国海上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3800万千瓦,占据全球海上风电总装机容量的半数以上,形成涵盖开发设计、生产制造、施工建设、运维管理等环节的完整海上风电技术链和产业链。”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舒印彪近日在2024年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共链行动大会上指出,目前我国海上风电机组整机国产化率已超过90%,风机叶片、齿轮箱等产品在国内外市场畅销,为海上风电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技术和市场日益成熟的背景下,我国海上风电正迎来新的发展高潮,也对构建现代化海上风电产业体系提出新要求。与会专家一致认为,当前需巩固海上风电产业基础,加强产业链多维度协同,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健全


  截至今年三季度,我国累计建成海上风电3912万千瓦,已连续四年稳居全球第一,超过第2-5名国家海上风电并网总和。沿海10个省(区、市)已有并网装机,其中江苏和广东装机规模达千万千瓦级别,山东、浙江、福建、辽宁四省均超过百万千瓦。


  广西是我国对外开放、走向东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门户,在西部大开发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中具有独特地位。同时,广西海上风电资源禀赋好、开发潜力大,是发展向海经济的重要支撑。“我们进一步强化'链式思维'和协同理念,会同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投资广西、深耕广西,助力广西将海上风电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刘伟平在大会上表示。


  与会专家一致认为,随着我国海上风电规模化发展,产业体系逐步建立健全,已构建形成能够支撑每年新增千万千瓦的海上风电产业链体系。


  “我国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条完整,全球市场占有率高,已形成涵盖研发设计、装备制造、资源开发、运维服务的海上风电全产业链体系,打通覆盖风机整机、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电缆全方位制造环节。”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总经理易跃春介绍,2023年,六家中国风电整机商排名全球前十,市场份额超过50%,叶片、变流器、齿轮箱、发电机四大零部件市场占有率全球第一的均为中国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我国海上大型齿轮箱的供应链能力正在逐步建立,并稳步向全面国产化的目标迈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发电机供应链能力已初步构建,正全力推进全面国产化进程;发电机轴承的国产化步伐也在加快。


  工信部中小企业局副局长商超介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构建促进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机制。目前,全国已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超过14万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46万家,六成以上的“小巨人”企业深耕工业领域,其中海上风电产业链“小巨人”企业有74家,覆盖海缆、叶片、机组、变电站、并网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


  产业链诸多环节待提升


  不容忽视的是,我国海上风电产业链具有链条长、关联度大、带动性强、辐射范围广等特点,同时也面临产业链建设存在短板、供应链韧性有待提高、原创技术和前沿技术策源不足等挑战。


  三峡集团副总经理王昕伟指出,在风电机组设计与研发环节,柔性叶片翼型、气动特性等基础研究亟需突破,功率半导体、高稳定性主控系统、机组设计软件等设计制造能力有待提升。另外,在海上风电的并网与输电阶段,低频送出技术的基础研究尚需完善,柔性直流送出关键部件的成本亟需降低,高压柔性直流海缆和动态海缆的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风电场规划设计与建设安装环节,深远海资源环境勘测评估技术规范仍待完善,深远海风电施工技术装备有待升级。”王昕伟表示,此外在海上风电运维环节,智能化精准功率预测、极端灾害应急防护、远程故障诊断预警能力亟需提升,且运维所需的配套船机设备仍然短缺。“而在海上风电的融合发展环节,集成应用的装备技术亟需降低成本,融合工程的一体化设计施工技术需深入研究和开发。”


  在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协会高级顾问杜广平看来,产业链共链是解决海上风电产业链发展面临挑战的必然选择。海上风电机组包含数以千万计的零部件,涉及众多的专业厂家,实现产业链共链,可以大大减少产业链成本,提高产业链资源利用率,在保证风电机组安全条件的同时降低风电机组和风电项目成本。“共链行动有利于杜绝包括轻量化冒险行为、不计效益的低价竞争等各种内卷行为,有利于产品技术和质量回归本真,避免受到非理性市场冒险行为的影响。”


  企业间应加强协调联动


  谈及如何加强海上风电产业链共链,易跃春认为,海上风电产业链展现出显著的全球化特性。通过创新培育和联合研发等手段,依托多个国际产业合作平台,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层面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引入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共享技术成就和市场资源,共同助力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持续发展。


  “可通过发挥海上风电现代产业链牵头建设单位的核心引领和融资推动作用,持续促进政府发展基础、技术链条、产业融合和数量优化的转型。”王昕伟表示,一是坚持应用导向,对标国际前沿水平,重点梳理产业链核心技术和关键卡点,补短板、强基础、锻长板、重点突破,使产业链设计制造应用体系更完备;二是系统推进产业发展,从全局视角出发,促进产业链各主体资源整合,构建供应链、创新链、价值链的有机融合,提升海上风电产业链的韧性和内生发展动力;三是注重互利共赢,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通过需求引导,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形成要素齐全、布局合理、竞争有序的产业格局,构建海上风电产业链的互利共赢生态。


  舒印彪建议,海上风电产业链相关企业应加强协调联动,实现优势互补和互利合作,共建海上风电产业联盟,提升产业链基础、技术补充和优化升级能力,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产业体系。(记者 苏南)


  转自:中国能源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