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动能潮涌 多地智算中心建设提速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28





智能算力规模占比提升至逾30%


数字动能潮涌 多地智算中心建设提速


  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爆发式发展带动了智能算力需求激增。智能计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算力结构中增速最快的类型,其中大模型是智能算力的最大需求方,需求占比近六成。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度复合增长率达33.9%。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和产业发展部主任单志广


  近日,天津公布《天津市算力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6年)》,明确今后三年26项重点工作任务,进一步推动算力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立足京津冀、辐射服务全国的算力产业发展高地。


  不只是天津,眼下全国多地都在积极布局智算中心建设。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推进,算力作为激发数据要素潜能的新动能,已经成为数字经济时代重要的战略资源。


  重点布局智算中心


  近期,一批数字基建项目加快建设落地,其中智算中心成为布局重点,北京、四川、宁夏、河南等多地智算中心开工或投入使用。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智能算力规模占比提升至逾30%。


  7月初,天府智算西南算力中心正式在四川成都投运。据介绍,该中心将以算力支撑成都打造千亿级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赋能工业制造、自然科学、生物医学、科研模拟实验等领域的人工智能创新。


  这不是个例。近一个月来,银川绿色智算中心项目集中开工;北京移动在京建成首个大规模训推一体智算中心,支撑高复杂度、高计算需求的百亿、千亿级大模型训练推理;郑州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开工建设,总投资超16亿元……以智算中心为代表的数字新基建正加快建设落地。


  业内人士表示,算力基础设施是算力的载体,对于助推产业转型升级、赋能科技创新进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实现社会高效能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全国新建5G基站46万个;规划具有高性能计算机集群的智算中心达10余个,智能算力占算力总规模比重超过30%。


  专家表示,算力将为智能制造、智能网联汽车、智慧港口、智慧医疗等重点行业领域提供有力支撑服务。人工智能大模型等应用爆发式发展带动了智能算力需求激增。智能计算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我国算力结构中增速最快的类型,其中大模型是智能算力的最大需求方,需求占比近六成。预计到2027年,中国智能算力规模年度复合增长率达33.9%。


  多方发力算力互联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适度超前建设数字基础设施,加快形成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部署,多方在夯实算力发展基础的同时,也在算力互联上展开探索。


  国家数据局、工信部等相关部门正在加快部署,包括构建联网调度、普惠易用、绿色安全的全国一体化算力体系;围绕国家算力枢纽节点优化骨干网络架构,建设高速算力网络,深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对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的赋能和支撑作用;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算力服务企业,打造全国统一算力服务大市场等。


  专家表示,下一步,需强化顶层设计,研究制定算力互联互通指导意见和实施指南,推进试点示范,统筹建设多层级算力互联互通平台;加快标准建设,形成完备的算力互联互通标准体系,引导行业规范建设,以标准带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实践。


  据了解,目前我国算力规模持续提升,区域协同发展逐步增强。从算力规模总量来看,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在用标准机架超过810万架,算力规模达到230EFLOPS,其中智能计算占比近30%。存力规模达到约1200EB,先进存储容量占比超过25%。从区域布局来看,西部枢纽算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


  《中国综合算力评价白皮书(2023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东部省份算力发展总体处于领先水平,西部省份数据中心建设加快,部分西部省份也跻身全国前十。与此同时,各城市边缘数据中心也在加快建设,云边协同的算力布局模式更加成熟。


  专家认为,应面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和业务需求,以集约、标准、高效、绿色的方式,重点在算力枢纽及人工智能发展基础较好地区开展智算中心建设,通过科学布局、云化共享、算网融合、高效调度的方式,实现智能算力资源适度超前发展。同时,形成投、建、运、管、用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持续提高智算资源的利用率,带动智能算力成本不断下降,切实发挥智算“普惠”“普智”的作用。


  推动算力互联互通


  近日,国内首个算力互联公共平台发布。据悉,平台将对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进行标识注册和测试,通过平台可以查询全国范围内的算力资源和相关算力调度服务,为各行各业提供真实、可信的算力支持,加速推动算力互联互通。


  事实上,随着智能算力需求增长,多方正积极部署进一步提升智能算力供给能力。工业和信息化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加强智算引领,优化算力结构。积极推进人工智能计算架构和软件生态建设,加速突破一批标志性技术产品和方案,鼓励各方主体探索智能计算中心建设运营新模式。


  不仅如此,多地还纷纷出台专项规划,明确未来几年建设目标,并在技术、应用、资金等方面完善支持举措。比如,江苏发布省级算力基础设施发展专项规划,提出到2030年全省在用总算力超过50EFLOPS(EFLOPS是指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次数),智能算力占比超过45%;甘肃提出对算力网络新型基础设施在用地、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人才引进、资金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


  业内人士认为,算力基础设施创新发展有望带动数字经济相关产业增长,为经济增长注入新动能。有关研究表明,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个百分点,数字经济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分别增长3.3‰和1.8‰。


  专家表示,在数字化转型新时期,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突破,算力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要持续强化算力布局引导,推动算力与业务、网络、应用、电力等要素协同发展,进而实现我国算力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琰)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