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软件开发加力产业升级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7-26





  随着全球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工业软件作为制造业的“大脑”和“神经”,在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智能化转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各类高可信软件开发与验证工具链产品则为国产工业软件的崛起与升级注入旺盛新活力,也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国产工业软件空间广阔


  在数字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下,制造业对软件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软件不仅作为机器设备的“软零件”和“软装备”,更是机器的“大脑”和“神经”。从卫星、航天器到汽车、船舶,各类关键装备中都离不开高安全、高可靠性的软件系统。这些软件系统不仅要保证设备的稳定运行,还要满足日益严格的行业标准和市场需求。


  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2029全球及中国工业设计软件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达到2407亿元,同比增长14.3%。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4年中国工业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073亿元。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工业软件已成为制造业转型升级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根据工银投行发布的研报,我国作为全球制造业重要基地,制造业产值占全球三成,连续十年保持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与此同时,我国工业软件产业规模占全球规模不足十分之一。


  为了鼓励和支持工业软件的发展,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高可信软件工程工具助力产业升级


  相较于普通软件,工业软件对于稳定性、可靠性等要求更高,而这对于软件开发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可信软件系统要求能充分地证明或认证该软件系统提供服务时满足一些关键性质(称为高可信性质)。当软件一旦违背这些关键性质会造成不可容忍的损失时,称这些关键性质为高可信性质。


  而高可信软件开发和验证工具链是指应用软件工程的技术理论,通过系统性、规范化、可定量的过程化方法,对智能汽车、民用航空等关键装备中所配置的高可信软件的开发过程进行支持,进行需求分析、系统设计、软件开发、测试、仿真验证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系统化的完整数字化体系与平台,从而实现相应软件质量的提高、成本的控制和维护的优化,满足市场对这类软件高安全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上海创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景科技”)作为高可信软件开发与验证工具链产品和解决方案提供商,经过二十余年的创新性技术攻关,形成了自主、完整、先进的核心技术体系。公司的产品覆盖高可信软件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及设计、开发、测试、过程管理、仿真验证等各个关键节点所需的工具,并提供基于模型的系统工程(MBSE)解决方案。


  据了解,创景科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需求分析工具RTCase和代码覆盖率分析工具RTInsight。公司自主研发的iSystemVDVP虚拟开发与验证平台、OCVerifier目标码覆盖率测试工具等,应用于多个国家重大工程。


  创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通过持续不断地研发创新,将核心技术用于生产经营中,在高可信软件开发与验证工具链的垂直应用领域获得了较好的融合与应用。“在智能汽车领域,公司的产品助力上汽集团、广汽集团等知名车企提升了汽车电子系统的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在民用航空领域,公司的产品为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些技术成果不仅打破了国外厂商的核心技术封锁和产品市场垄断,加速了我国高可信软件工具链产品的发展进程。”创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说。


  多方共助软件工程工具新发展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国产工业软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2016版)和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产工业软件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文件,规范了我国工业软件行业的发展运营,推动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而《“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也要求重点突破工业软件。研发推广计算机辅助设计、仿真、计算等工具软件,大力发展关键工业控制软件,加快高附加值的运营维护和经营管理软件产业化部署。到2025年,工业App突破100万个,长板优势持续巩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不断提升。


  展望未来,国产工业软件将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随着国家对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持续投入,以及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努力,工业软件的市场规模将不断扩大。同时,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创新,工业软件的功能将更加丰富,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为产业升级提供源源不断的新活力新动能。


  “创景科技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不断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同时携手各方合作伙伴,共同开拓国产工业软件的新篇章。”创景科技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袁小康)


  转自:经济参考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