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基本形成北斗融合应用体系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05





  在海拔1700米的丘陵种地,北斗让农机变成"空间利用大师";扫码解锁一台共享单车,用户可以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帮助下开启行程;佩戴一枚电子手表,用户可使用双向北斗卫星通讯功能……


  当前,我国基本形成北斗融合应用体系,正加快推动各领域产业数字化进程,助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日发布的《2024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2023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总体产值达到5362亿元,同比增长7.09%。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会长于贤成表示:"我国正在加快推进北斗的规模化应用,为北斗时空信息服务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产业整体经济效益呈现稳步回升的态势,预期今后几年,我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将重新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北斗系统赋能重点领域


  甘肃定西是我国马铃薯的核心产区之一,以往这里大片梯田的耕种主要依靠人工和普通农机,前者成本较高,后者受制于地块小、施展不开,效率难以提升。


  今年春耕前,甘肃省向22个试点县区投放了一批新型农机。梯田作业,路窄坡陡,新型农机上的北斗终端模组,能够让其种好每一层都不规则的田块,使种植形状贴合地形,可谓"空间利用大师"。


  天气稍有变化,浙江省江山市上余水产养殖场负责人就会通过手机APP实时查看鱼塘水体硝态氮、氨态氮、pH值、化学需氧量等水质参数,做到心中有数。这些数据由鱼塘内的巡航式底改机器人以及数字化监测浮标采集。同时,鱼塘还配备了集鱼式生态浮床机器人和光催化原位净化机器人。这相当于雇了3位"管家"负责鱼塘水质监测、智慧投喂、催化净化等工作。


  据介绍,这3种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运用了北斗、激光雷达并按照功能配备了水生态功能模块、中控系统等,可精准开展养殖管理工作。水产养殖智能机器人能有效监测水体氮磷含量变化,去除多余氮磷,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让人省心不少。


  这些仅仅是北斗系统赋能重点领域应用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北斗系统加速融入电力、交通运输、农业、通信等行业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深度应用、规模化发展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3年年底,国内主要行业和领域的北斗终端设备应用总量约2500万台/套。目前,我国正在不断夯实北斗产品基础、拓展应用领域、完善产业生态,快速推进行业规模化应用水平。"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常务副会长、新闻发言人赵继成表示。


  北斗就在身边


  北斗系统不仅全面赋能国家多个行业领域,也融入了入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智慧出行、共享经济等多种生活场景中均得到广泛应用。


  《白皮书》显示,2023年国内卫星导航定位终端产品总销量超过4亿台,其中具有卫星导航定位功能的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2.76亿台。卫星导航设备出货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激活了国内位置服务市场,国内多个导航地图供应商正式切换为北斗优先定位,日均使用量已超过6000亿次。


  "除智能手机外,部分款型的国产新能源汽车也具备了北斗定位或短报文通信功能。"赵继成表示,基于北斗高精度的车道级导航功能已覆盖全国超过100座城市的普通道路,可在车道指引、隧道导航、事故预警等方面实现车道级导航功能,提升用户驾驶安全和通行效率。


  2023年,北斗在智慧交通、智慧社区等涉及大众生活的数字化应用场景中不断发力。比如"智慧交通"应用场景,国家进一步推进"北斗+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并确定北京、上海、广州等16个城市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城市。


  北斗融合应用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在轨服务的北斗卫星达到40多颗,空间和地面基础设施均已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能力,基本形成北斗融合应用体系,产业应用初具规模,各领域产业数字化进程加快推动,助力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有关部门陆续发布了一些支持和鼓励北斗应用和北斗发展的政策,目前地方政府在发展北斗产业方面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下一步,中央和地方应积极联动,使北斗产业步入发展的快车道。"于贤成表示。


  不仅在国内,北斗系统已经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应用,面向亿级以上用户提供服务。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智慧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解决方案,已经在东南亚、南亚、西亚、东欧、非洲等地区得到应用。


  "以北斗为中心的PNT(定位、导航和时间服务)是新质生产力。"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仁表示,要努力推进"北斗+"和"+北斗",实现无所不在的PNT服务,抓紧推进从PNT到PNTRC(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的"0-1"的创新,实现通导遥一体化的空天信息实时智能大众化服务。(记者 李争粉)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