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下海外多个大单 中国船舶出口顺风顺水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6-04





  随着全球贸易和航运需求的回暖,我国船舶出口呈现“量价齐升”的态势,成为4月主要出口商品中的最大拉动项。2024年4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同比增长24%,中国承揽了76%的订单,稳居榜首位置。


  中国船舶出口稳居世界榜首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前4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3.81万亿元,同比增长5.7%,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


  其中,在出口商品方面,前四个月船舶出口发展迅猛,出口金额同比增长108.4%,多家船舶上市公司相关表现突出。前4月我国累计出口船舶1809艘,金额达1002.9亿元,同比增长108.4%,为前4个月全国出口重点商品中出口金额同比增幅最大的商品。仅从4月来看,船舶出口共481艘,金额达297.8亿元,出口金额同比增长98.14%,环比增长34.27%。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分析认为,从需求端看,全球船龄已接近25年更新周期;从供给端看,中国造船引领全球,造船完工量占全球比重超过一半。全球制造业需求持续复苏下,这种出口强势还将延续。


  另据克拉克森研究最新发布的数据,2024年4月全球船舶订单量实现了显著增长,这不仅反映了全球经济的复苏态势,也凸显了中国造船大国的实力与地位。


  上市公司出口成绩亮眼


  在企业层面,龙头船舶上市公司第一季度业绩受益于海外市场。中国船舶(600150.SH)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52.70亿元,同比增长68.84%。公司公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公司交付船舶数量、单船平均价格均同比上升。


  近年来,公司在造船、修船等方面具有明显的规模优势,造船完工量、手持订单量、新接订单量等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截至去年年底,公司新签海外造船合同金额约14.6亿美元。


  更值得注意的是,近日中国船舶集团和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18艘27.1万立方米LNG船项目建造合同。LNG运输船是公认的世界上最难建造的船型之一,也是世界造船业三颗“皇冠上的明珠”之一。这笔全球最大订单显示出中国造船业的迅猛崛起。


  我国另一大船舶公司中国重工(601989.SH)也实现了快速增长,202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1.67亿元,同比增长49%。据了解,中国重工出口市场成绩亮眼,近日该公司宣布其全资子公司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与两家欧洲船东签订了多艘超大型油轮(VLCC)的新造船合同,总金额约为18亿美元。


  中国重工旗下拥有大连造船、武昌造船、北海造船等国际知名的现代化造船企业,业务覆盖船舶造修全周期,形成了大型LNG船、万箱级集装箱船、成品油船、好望角型散货船、超大型矿砂船等多个船型,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进行多种类型的船型开发制造。其中,大连造船研制的VLCC全球市场份额领先。


  绿色船舶成市场发展趋势


  船舶行业专家对今年我国出口市场分析认为,全球航运业绿色低碳转型速度加快,以能源运输为主的海运贸易格局重构,全球优质造船产能供给趋紧,对新造船市场形成有力支撑。


  同时,2023年,国际海事组织设定了到2030年实现5%-10%的零碳航运燃料使用比例目标;自2024年1月起,航运业也被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船东需缴纳其碳排放量40%的碳配额,且这一比例将在2026年提升至100%。


  克拉克森数据显示,2023年约有539艘替代燃料船舶的新船订单,其中125艘为甲醇双燃料订单,占比近1/4。另据测算,当前全球燃料油需求约为3.5亿吨,若其中20%替换为甲醇,则未来船运业甲醇需求量将达到1.4亿吨。2023年以来,我国一大批绿色甲醇项目陆续获批,仅2023年,总投资额就达1500亿元。


  再拿船舶出口第一的江苏省为例,2023年全年,江苏省出口各类船舶655.3亿元,同比增长37.1%。江苏船舶工业国际化程度高、产业链长、技术密集、辐射面广。近年来,江苏的船舶行业不断加快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持续推进船舶行业高质量发展。


  江苏扬州新大洋造船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斌表示,今年交付的9艘船中,有半数都是跟智能化和绿色能源相关的。采用甲醇、氨等清洁燃料的绿色船舶占比不断提升,该企业刚交付的950箱支线集装箱船,就是采用绿色甲醇作为燃料。


  全球船舶市场保持旺盛需求,但出口市场依然存在风险,中国船舶行业协会专家提醒,未来需要注意钢材、汇率和航运市场的波动风险增加。


  同时,船舶市场亦受全球经济、贸易增长、地缘政治等因素交织影响,当前航运造船市场面临的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也有所提升。


  中国船舶集团相关分析认为,要以价值创造为导向,充分研判国际船海市场形势发展,尤其是国际海事组织最新环保规范要求,更好把握中高端、绿色船型更新及细分船型市场轮动的订单需求,持续深化与国内外知名航运船企、能源公司、金融租赁公司的战略合作。(记者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