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跟进降价 新能源车价格战白热化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4-24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持续升温,市场竞争进一步加剧。4月21日,特斯拉中国宣布,特斯拉Model 3、Y、S、X全系产品在中国内地均降价1.4万元。其中,Model 3起售价降至23.19万元,仅比小米SU7标准版贵1.6万元。事实上,4月以来已有多家新能源车品牌宣布降价,涉及众多新车型。


  专家表示,北京车展即将举行,新产品陆续发布使得市场供给进一步丰富。“车市以旧换新政策将逐步落地,叠加多个新车型发布,有望推动二季度车市销量增长。”


  特斯拉交付量不及预期


  特斯拉Model 3、Y、S、X全系产品降价1.4万元,这是特斯拉今年以来在中国内地市场第二次大规模降价。


  4月21日,特斯拉中国网站显示,Model 3焕新版起售价降至23.19万元,Model 3长续航焕新版起售价降至27.19万元,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Model 3焕新版降价近3万元。


  同时,Model Y后轮驱动版起售价降至24.99万元,Model Y长续航版起售价降至29.09万元,Model Y高性能版售价降至35.49万元。今年以来,Model Y在中国内地市场进行了多次价格调整。4月20日,特斯拉美国网站显示,美国市场Model Y全系降价2000美元。


  特斯拉大规模降价或与其一季度交付不及预期有关。一季度,特斯拉交付量出现近四年来首次下降,交付38.7万辆汽车,远低于市场预期的45.85万辆。


  另外,特斯拉近日宣布,为降低成本及提高生产力,将在全球裁员10%,本次裁员人数将达1.4万人。有分析师表示,继2024年第一季度交付量下滑后,特斯拉第二季度交付量可能再次下降。


  今年一季度,特斯拉中国交付汽车22.1万辆,贡献了特斯拉全球近六成交付量。2024年春节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价格战不断加剧。业内人士表示,特斯拉此次大规模降价,是为了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车企纷纷以价换量


  自小米SU7上市以来,车企纷纷以价换量抢占市场份额,新车型调整定价频繁出现,新能源汽车20万元-30万元价格带竞争异常激烈。


  中国证券报记者不完全统计,4月以来,已有超过10个新能源车品牌宣布降价,部分车企推出置换补贴、零利息、零首付等促销活动。


  4月1日,问界宣布新M7限时优惠1万元-2万元。优惠后,问界新M7的价格为22.98万元至31.98万元。随后,蔚来、小鹏、奇瑞等纷纷推出置换补贴活动。其中,蔚来推出10亿元油车置换补贴活动。4月20日,小鹏汽车宣布,推出限时5亿元购车补贴活动,覆盖小鹏G9、G6、P7i、2024款小鹏P5共计四款车型。


  部分新车型下调指导价。4月18日,理想汽车旗下首款售价30万元以下的车型理想L6上市,起售价为24.98万元。据理想汽车商业副总裁刘杰介绍,理想L6起售价原定为25.98万元。


  日前,小鹏汽车宣布,旗下中型SUV小鹏G6全新580公里长续航Plus版本车型正式上市,指导价为19.99万元,限时优惠价为17.99万元,相比老款入门级版本售价下降2.6万元。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剧烈,成为2024年以来车市的鲜明特征。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介绍,2024年一季度,降价车型数量已超过2023年全年的六成,主要是纯电动和插混等新能源车型降价,燃油车降价很少。


  新能源汽车大规模降价,将进一步挤压燃油车市场份额。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份上半个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渗透率为50.39%,首次超过传统燃油乘用车。


  市场供给进一步丰富


  伴随车市价格战持续升温,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价格战对短期销量的促进作用并不明显。”崔东树认为。


  “最近来咨询的顾客较多,但实际下单的并不多。”4月21日,小鹏汽车销售人员刘裕(化名)告诉记者。


  崔东树对记者表示,车市降价频繁,对相关企业利润有较大影响。今年1-2月份,汽车行业利润率降至4.3%,处于历史低位水平。价格战对行业利润损害较为明显。行业应该保持良性、合理的竞争,以高品质的产品和技术创新突破为竞争点。


  业内人士表示,2024年是新能源车企站稳脚跟的关键年,竞争将异常激烈。同时,随着电池关键原材料碳酸锂价格下跌,电池成本降低,造车成本有所下降。


  北京车展临近,车企将陆续发布新车型,有望带动二季度销量增长。据了解,新能源车型仍是本届车展主力军。本届车展将覆盖117个全球首发车型及41个概念车型,参展的新能源车型将达到278个,市场供给将进一步丰富。


  “二季度,车市以旧换新政策会逐步落地,叠加北京车展将发布多个新车型,二季度车市销量预期较好。”中汽协副秘书长陈士华告诉记者。(记者 李嫒嫒)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