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活存量专利
79.4万件/22.9万件
截至2023年底,我国国内高校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79.4万件,科研机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2.9万件,合计占国内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1/4。梳理盘活有价值却被闲置的专利成果是推进专利转化运用的重要任务。
国家知识产权局、教育部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工作方案》,推动高校和科研机构专利产业化率和实施率明显提高。
该项工作采取“一平台、两端点、三个库、四步走”的思路。“一平台”即依托专利导航综合服务平台,政府做好保障,提供数据汇集、分类整理等服务支撑。“两端点”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从供需两端分别对存量专利进行筛选评价。“三个库”包括由高校、科研机构存量专利形成的基础库、经筛选评价后的可转化资源库和按产业领域组建的评价专家库,三库协同支持专利评价和产业化工作。“四步走”是指按照全面盘点、市场评价、推广转化、做优增量4个步骤交错进行、压茬推进盘活工作,实现“边盘点、边推广、边转化”。
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13.4万件
截至2023年底,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13.4万件,同比增长24.2%,占国内企业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近3/4,达到73.4%。
国家知识产权局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等4个部门制定了《专利产业化促进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实施方案》。方案以专利产业化为主线,明确到2025年底,通过知识产权普惠服务促进中小企业专利产业化能力水平整体提升;重点培育一批以专利产业化为成长路径的样板企业,形成一批具有市场竞争力的专利密集型产品。
在重点任务上,方案以全链条服务为理念,通过融通创新链、融入产业链、畅通资金链、筑强人才链、打通服务链,加速知识、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在政策支持上,方案围绕专利产业化重点任务,整合相关部门政策资源,面向入库企业按需匹配支持政策,助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实施专利开放许可制度
1.7万项
2023年,我国通过专利开放许可试点达成许可1.7万项,推动了一批专利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转化。
2021年6月1日,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增加了专利开放许可制度。专利权人自愿声明并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告,任何人依照声明的价格和标准支付费用即可便捷获得专利实施许可。2022年5月,国家知识产权局印发《专利开放许可试点工作方案》,指导试点地方组织相关地市、企事业单位和服务平台开展试点,加快了该制度平稳落地的进程。
截至2023年底,22个专利开放许可试点省份3200多个专利权人共计5.9万余件专利参与试点,匹配推送至11万多家中小企业,达成许可超过1.7万项,其中“一对多”许可占比超四成,有效提升了许可效率。
2024年1月20日,随着新修改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正式施行,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实现全面落地。
推动高校专利转化运用
110.1亿元
近5年,我国高校专利转让及许可合同数量从6000多项增长到2.1万余项,转化金额从33.9亿元增长到110.1亿元。
围绕完善管理机制、提升高校专利质量,教育部、国家知识产权局、科学技术部制定实施了《关于提升高等学校专利质量 促进转化运用的若干意见》,开展“百校千项”高价值专利培育转化行动,推动高校完善知识产权全流程管理体系,健全专利申请前评估和职务科技成果披露制度,特别是优化专利申请资助和授权奖励政策,提升专利申请质量和转化效益。
在加强专业化机构建设、提高专利转化能力方面,我国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以及国家知识产权示范试点高校等平台建设,支持高校自主设置技术转移转化系列岗位,鼓励引入技术经理人参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过程,提升转化过程专业服务和管理能力。
加强知识产权管理
600多名/2000多名
近年来,中国科学院围绕知识产权的高质量创造、高水平保护与转化运用,在加强知识产权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培养院级知识产权专员600多名,所级专员2000多名,为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在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运用方面,中国科学院积极推广需求导向的技术研发管理模式,从源头加强科技创新与企业应用深度结合;积极探索许可、转让等多种转化方式,与企业需求相适应,促进转化运用。如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探索了附条件许可转化模式,通过与企业深度融合,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单位积极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工作,探索了“先赋权后转化”“先赋权后独享”等转化新模式,拓宽了成果转化的路径,提高转化运用效能。
数据来源:国家知识产权局例行新闻发布会
转自:中国知识产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