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全年生猪销售量或超过8亿头“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4-01-15





2023年全年生猪销售量或超过8亿头


“一超多强”格局形成 猪企仍要“拼家底”


  据中国商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已有6家上市猪企公布了2023年全年生猪销量。从销量来看,牧原股份的生猪销量比其他几家总和还要多,养猪业“一超多强”已成定局。


  此外,在行业整体亏损的情况下,各家上市猪企的产能并未减少。有业内人士预测,我国2023年全年生猪销售量或超过8亿头,有望创下历史新高。这也意味着,上市猪企们要长期“拼家底”。


  牧原股份领跑销量榜


  从上市猪企已公布的财报数据来看,牧原股份在生猪市场已占据绝对优势,其全年销售生猪达6381.6万头,比温氏股份、新希望、大北农等公司销量的总和还要多。


  牧原股份表示,公司坚持连续生产、稳定出栏的策略,不将生产、销售节奏的调整建立在对行情的预测上。未来将合理安排生产经营节奏,持续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


  从已公布的销量数据来看,上市猪企们并没有改变扩张节奏。包括牧原股份在内,温氏股份、大北农2023年的生猪销量均创历史新高。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全年生猪销量约为7亿头,有业内人士预测,2023年,这一数值或突破8亿头并创下历史新高。


  温氏股份表示,公司暂时未考虑处置猪场等各类资产,当前公司的首要目标是充分利用好自有养殖资源,尽快实现满产达产。新希望也表示,公司会进一步提升产能利用率,并在有成本竞争力的区域进一步提高猪场满负荷率。


  猪企们的扩产“胃口”还在增大。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唐人神等均表示,预计2024年公司的生猪销量还会有一定幅度的增长。


  猪企选择“抠”成本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上市猪企来说,在生猪销量走高的同时,生猪销售价格却在下降。以2023年12月为例,牧原股份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42元/公斤,环比下降2.04%;温氏股份毛猪销售均价为13.7元/公斤,环比下降5.06%;新希望商品猪销售均价为13.06元/公斤,环比下降6.38%。


  “量升价减”也意味着猪企们仍在面对养猪业整体产能过剩的局面。新希望表示,商品猪销售均价同比下降较大的主要原因是行业周期波动,2022年同期猪价上涨较快、基数较高,而2023年以来行业产能相对过剩。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表示:“在大量资本进入的情况下,行业整体产能调整的速度相对较慢。在这轮猪周期中,产能处于高位的特征并没有改变,产能调节速度比较慢,生猪价格下降持续的时间也会比较长。”


  面对这种情况,猪企没有减少产能,而是选择“抠”成本。猪企们纷纷表示,公司2024年的养猪成本还能再降。牧原股份表示,2023 年1-11月,在公司整体生猪出栏量中,生猪养殖完全成本在14元/公斤以下的养猪场出栏量占比为20%左右,成本在16元/公斤以上的养猪场出栏量占比在15%左右。


  新希望则表示,公司2023年11月的生猪养殖成本已经从2023年一季度的17.4元/公斤降至15.6元/公斤。如果饲料原料价格不出现大幅波动,公司预计2024年生猪养殖成本能降到15.5元/公斤,年底可以下降到15元/公斤以内。


  有农业分析师坦言:“2023年生猪销售均价在14元/公斤左右,即使各家猪企把成本降至15元/公斤,仍要面临亏损的局面。生猪行业是重资产行业,资金储备充足的企业还能扛住生猪价格下行的考验,更多猪企面临的是严重亏损、资金链断裂,甚至退出行业。”


  多种举措应对困境


  朱增勇认为,生猪产业不是暴利产业,盈利水平属于小幅或者微幅盈利状态。


  对于如何在微利中盈利,各家猪企各有答案。东瑞股份在考虑发力预制菜,公司计划2024年销售生猪100万头,未来也会在屠宰业务销售网络终端布局,在合适的时机考虑以猪肉制品为原材料的预制菜计划。


  新希望则将家禽与食品业务分别标价出售,其目前已收到交易方中牧集团、海南晟宸支付的第一笔股权转让价款。新希望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两项交易完成后,公司在管理和债务上的压力都会减轻。公司后续将聚焦饲料和养猪核心主业,使养猪成本持续下降。


  也有猪企在微利中“不堪重负”。1月5日,上市猪企星源农牧宣布出售旗下养猪业务。公司表示,出售养猪业务是考虑到在人工成本上涨、饲料原料价格持续高企、猪价长期低迷的情况下,生猪产销环节严重分离,未来生猪价格仍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西南证券研报称,生猪养殖行业整体负债率由2021年年初的53.5%攀升至2023第三季度时的68.3%。预计2024年生猪产能依旧高于正常生猪保有量,养猪业短期内难以走出亏损困境。(记者 马嘉)


  转自:中国商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