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动能持续恢复、各项政策接续推出、政策效应逐步显现,我国有条件、有能力统筹推动经济运行持续好转、内生动力持续增强、社会预期持续改善、风险隐患持续化解,圆满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12月份新闻发布会,新闻发言人李超介绍,2023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经济顶住外部压力、克服内部困难,持续回升向好,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取得了来之不易的发展成绩,值得倍加珍惜。
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李超表示,11月,我国经济运行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工业生产保持较快增长,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稳投资力度加大,外贸进出口保持增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向好。
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6%,比10月加快2个百分点。其中,装备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9.8%和6.2%,增速分别比10月加快了3.6个和4.4个百分点。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9.3%,比10月份加快1.6个百分点,住宿和餐饮业等接触型聚集型服务业增速较快。同时,消费保持较快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10.1%,比10月加快了2.5个百分点。汽车消费、服务消费增长势头较好,是消费恢复进程中的突出亮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1月汽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9.4%和27.4%,环比分别增长7%和4.1%。从平台企业监测的数据看,餐饮消费保持良好增长态势。
李超表示,截至11月底,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已基本发行完毕,各地通过全国统一的平台向民间资本推介项目,吸引民间资本参与项目1490个,总投资规模1.9万亿元。同时,用好1万亿元增发国债,近期国家发展改革委根据增发国债项目实施工作机制确定的项目和国债金额,下达第一批项目清单,涉及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高标准农田建设等方面近2900个项目。
李超指出,尽管制造业PMI和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有所回落,但企业预期指数保持高位。11月份制造业PMI中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连续2个月回升,非制造业PMI中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创近5个月以来新高。
工业企业利润连续正增长
李超表示,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稳住工业增长、促进工业企业利润改善是推动经济回升向好的重要基础。
从发电量看,1-11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发电8.0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8%。11月份发电7310亿千瓦时,增长8.4%,其中火电、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分别增长6.3%、5.4%、26.6%、35.4%。从用电看,1-11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3%,其中一产、二产、三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量分别增长11.5%、6.1%、11.3%和1.1%。
李超强调,2023年以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企业效益逐步恢复。从10月数据看,工业企业利润已连续3个月保持同比正增长,超过七成行业利润有所改善。从需求端看,主要是内需恢复拉动了企业收入增长。
李超说:“随着宏观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内需恢复、订单增加带动了工业企业销售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连续4个月保持在97%以上,带动企业营业收入连续4个月回升。”
李超表示,以装备制造业为例,随着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深入推进,相关领域市场需求不断扩张,推动装备制造业加快增长,进而带动企业效益持续恢复。1-10月,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速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8.9个百分点。
李超介绍,从供给端看,企业单位成本不断降低。各项助企惠企政策落地落细,有效降低了部分要素成本和税费成本。再加上企业生产不断恢复,规模效应有所增强,降低了工业企业单位成本,推动企业利润率提高。
“企业利润增长,意味着更有条件增加劳动者收入、实施扩大再生产,进而为扩大国内需求、改善民生福祉、增强发展动力提供支撑,能够形成一个良好的循环。”李超说,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工业企业效益持续改善夯实基础。同时,持续强化工业形势监测分析,及时发现工业经济运行中的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做好预研预判和政策储备,切实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政策取向和重点任务。李超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职能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作出的重大部署,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一是坚持目标导向,努力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围绕明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结合 “十四五”规划中期评估,密切跟踪经济运行变化,加强形势分析和政策研究,加大宏观调控力度。同时,做好政策预研储备,为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备足政策工具。
二是突出问题导向,着力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卡点堵点。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支持新动能成长壮大,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进一步提高投资效率和有效性,推动消费稳定增长,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扭住高质量发展不动摇,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持续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三是强化综合统筹,确保党中央各项部署落地见效。加强财政、货币、就业、产业、区域、科技、环保等各领域政策统筹协调配合,强化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持续深化改革开放,不断完善落实 “两个毫不动摇”的体制机制,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进一步吸引和利用外资,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抓好支持高质量共建 “一带一路”八项行动落实落地。统筹实施区域、双碳等重大战略,落实年度重点工作任务,强化清单化闭环式抓落实,明确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等,明确年度目标和实施进度要求,及时开展 “回头看”,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记者 孟凡君)
转自:中国工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