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债权股权“三箭齐发”护航房企合理融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11-29





  金融支持房企合理融资的力度将进一步提升。在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日前金融监管部门召开座谈会,研判后续房企融资纾困事宜,从会议内容看,“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成为“重头戏”,向市场释放了积极信号。政策支持下,信贷、债权、股权“三支箭”对房企合理融资托举力度显著提升。业内人士预计,房企融资环境有望得到显著改善,未来信贷、增信发债支持力度将进一步打开空间,房企股权融资审批也有望提速。


  11月24日美的置业披露公告称,已成功发行2023年度第五期中期票据,规模10亿元,期限2年。其中,本期中票品种一由“第二支箭”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创设保护凭证提供支持,发行规模2亿元,发行利率4.60%。至此,“第二支箭”近一年来已三次为美的置业融资提供增信支持,累计金额37亿元。


  美的置业顺利融资是近期金融支持房企的缩影。为改善房企资金面困难与债务风险,近期金融政策加大“托举”力度,在此前推动银企供需对接、多次强调继续落实好房地产“金融16条”、认房不认贷、首套房首付比例降低等一系列政策基础上,近日有关部门屡屡提及“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合理融资需求”。


  继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后,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日前联合召开金融机构座谈会,再度对此进行强调,并明确要支持房地产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合理股权融资。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3金融街论坛年会上也表示,引导金融机构保持房地产信贷、债券等重点融资渠道稳定。


  光大证券首席金融业分析师王一峰对记者表示:“‘一视同仁’的要求反映出,只要是合理的融资需求,就不以所有制为标准,有效释放了金融政策支持房地产市场最重要的信号。当前,市场信心需要进一步提振。为落实保交楼任务,维持企业有序运转,加快构建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新模式,房企客观上需要维持存量债务平稳接续,也需要取得必要增量资金支持。”


  从当前情况看,从信贷、债券、股权3个方向射出的“三支箭”正加快落地见效,对于阻断房企风险蔓延、缓解民营企业信用收缩发挥了积极作用,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


  记者从建行上海市分行获悉,2023年前10个月,建行上海市分行累计向民营房企投放各类贷款超过70亿元,支持民营房企在城市更新、房地产开发、租赁住房建设等各方面的融资需求。


  “2022年以来,建行上海市分行累计为各类贷款提供期限结构调整、展期等服务超过142亿元。例如,通过母子公司联动,为某民营房企集团进行资产统筹配置超过20亿元用于化解存量到期债务;通过财产信托隔离,帮助某民营房企开发项目实施重整,最终顺利复工。”建行上海市分行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履行国有大行担当,与广大民营房企伙伴和衷共济,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助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第二支箭”扩容增量也在持续推进。截至11月26日,iFind数据统计显示,“第二支箭”共为13家民营房企累计发行57期合计365.96亿元的债务融资工具,充分发挥债券市场公开透明、预期引导性强的优势,释放积极明确信号,有效提振了市场预期和信心,带动民营房企直接债务融资渠道恢复畅通。


  此外,“第二支箭”也有效降低了民营房企融资成本。自2023年以来,由“第二支箭”增信的19只民营房企债券票面利率均低于4.7%,其中,龙湖拓展、美的置业发行的三年期中期票据票面利率仅为3.5%、3.4%。


  关闭多年的上市房企再融资渠道也持续打开。截至目前,A股上市房企共有104家,境外上市的境内房企98家,总市值合计约2.3万亿元。根据iFind数据统计,截至11月26日,自2022年11月份股权融资5项措施发布以来,共有27家上市房企拟通过股权融资方式募集资金达1042.34亿元。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近期房地产需求端金融支持政策密集发力,楼市出现一些企稳迹象,但整体上仍处于筑底阶段。综合考虑当前的市场状况,预计今年底银行将显著增加对房企的信贷投放,债权、股权融资也将进一步打开空间。这将有力支持保交楼,更重要的是会缓解年末房企流动性压力,进而稳定社会预期、提振市场信心。


  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黄文涛建议,后续监管层应优先处理企业融资端、并购端、经营端的诸多堵点和难点,实质性改善不同所有制地产企业的现金流情况,改善市场对地产供给端和需求端的预期与信心。


  展望后续房地产融资,业内人士认为“三支箭”仍大有可为。王一峰表示,为稳妥实施“保交楼”,“三支箭”可对“保交楼”资金实施“加量低价”政策,同时压实地方主体责任,鼓励提供有效风险缓释工具,或者通过优先股、共益债权模式实现房企纾困。此外,推动各方更加担当作为,推进股权与债权的兼并重组、或有序出清,加快推动房地产供给侧改革力度。


  转自:​经济参考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