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惠企政策的“有感申报”到“无感智享”,从城市安全风险的“被动处理”到“主动发现”,政策审批由“人工审批”向“智能快审”转变,惠民扶持由“人找政策”向“政策找人”转变……近年来,我国数字政府建设全面提速,数字技术不断升级,数字应用场景加速扩展。
数字政府建设进入全面加速期 创新应用亮点涌现
数字政府作为数字中国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是加快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有效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今年以来,与数字政府相关的政策文件先后出台,《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提出,发展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务,加快制度规则创新,完善与数字政务建设相适应的规章制度。强化数字化能力建设,促进信息系统网络互联互通、数据按需共享、业务高效协同。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纷纷出台数字政府建设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5月底,全国已有21个省份公开发布27项数字政府专项政策文件。
我国政府数字化改革已进入全面加速期。日前,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字政府蓝皮报告》指出,当前,我国数字政府建设的重点正逐步从“建系统”转向“谋场景”,从“技术驱动”转向“场景牵引”,从“重视建设规模”转向“注重场景效果”。从需求侧看,截至2023年5月,我国数字政府应用场景建设项目累计超过4.5万个,“十四五”时期建设项目达2.8万个,且数量逐年上升,数字政府应用场景需求巨大。从供给侧看,当前我国涉及数字政府建设的企业超过24万家,聚焦数字政府细分场景,其中超过15个细分场景聚集企业超过5000家,特别是在智慧社区、智慧挂号、智慧教学等场景竞争最为激烈。
一些数字政府典型应用也先后涌现。福建厦门集美区打造的“数字经济大脑”实现政策红利“无感智享”,招商引资“精准有序”,产业空间“一图掌握”,智能走访“靶向助企”;四川省德阳市通过构建五级网格联动体系,推动社会治理决策方式由经验评估变为数据预测,社会治理模式由分散指挥变为系统联动,社会治理方式由粗放变为精细;广东深圳市光明区以数字化标识体系赋能城市运行管理,打造智慧工信、智慧城管、智慧水务、智慧消防等业务场景,关联人、房、法人等基础数据,大大减少主管部门政务服务的工作量;江苏苏州市打造数字赋能的“无废城市”,针对废物精准治理的薄弱环节和问题堵点,以信息数据共享汇聚,推动建立多部门管理联动机制,建设省市县三级“无废城市”整体智治数字化平台。
加快数字政府建设 促进政府服务向主动精准智能转变
尽管我国数字政府场景建设亮点层出不穷,但还存在“建得多、用得少”“硬件多、软件少”“数据多、价值少”等现象,部分地区基础信息化建设水平仍较低、数字政府制度体系建设进展缓慢、政府回应市民诉求的质量欠佳、政务数据汇聚共享水平不足,实际场景体验与公众期待仍有一定差距。
“数字化在促进政府自身变革方面还有明显的差距。譬如政府结构不尽合理,不管是部门横向设置还是纵向行政层级,都有很大的数字化优化空间没有完全利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在日前召开的2023中国互联网大会数字政府论坛上表示,政府在数字资源开发利用共享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大,政府的数字资源还没有完全开放。
技术创新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基础。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升级,其在拓展数字政府应用,提升政务服务智能化、精准化水平方面的作用不断凸显。如政务大模型可以赋能政务服务决策,通过数据了解当下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辅助政策制定、政务咨询办事和政务热线问答等。“将人工智能的相关技术更好地嵌入整个政策的流程中,能使政策制定有更大的积极性,有更好的推演和前瞻性分析。”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张楠在论坛上表示。
政务数据是构建数字政府业务场景的基础,要进一步破解数据价值释放难题,以数据充分赋能业务场景,突破数据治理共享瓶颈。要结合技术演进与业务需求构建各类数据应用,实现数据体系持续优化升级。“消除部门壁垒,改变数据部门所有,这是最关键的问题。”汪玉凯表示,只有把数据资源开发好,让它流动起来,通过市场进行交易,数据才能真正搞活。
“促进服务方式向主动、精准、智能化转变。”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副主任任利华在论坛上表示,面向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营商环境需求,聚焦政策服务、智能咨询、办事查询等服务场景、落地场景,推动政务服务与数字技术、数字要素深度融合,不断创新政策找企、免申即享、接诉即办、免证办等服务新模式。
数字政府建设是一个集生态整合、场景打造、应用落地和技术创新于一体的系统工程。场景的落地是数字政府能否满足公众期待的关键。因此,场景建设需要充分考虑所需数据和业务类型,将相同数据或业务属性的场景相互关联,推进聚类建设,实现资源共享,达到“1+1>2”的效果,可以面向同类用户群体,深挖场景共性特征,丰富服务资源供给,打造更多的“套餐式服务新品”。(苏德悦)
转自:人民邮电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