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划定下半年发力重点 降低高成本负债比例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时间:2023-08-16





  下半年,金融将如何多措并举服务实体经济?7月以来,商业银行密集召开2023年年中工作会议,部署下半年经营工作重点。中国证券报记者经过梳理发现,制造业、科创、绿色、小微、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依然是各家银行支持重点。从零售业务看,部分银行明确提出拓展消费信贷业务、支持房地产领域平稳健康发展等举措。


  拓展消费信贷被提及


  从信贷结构看,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普遍受到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重视。


  例如,工商银行提出,加大重大项目以及制造业、“专精特新”、绿色、民企、普惠、涉农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农业银行提出,大力支持制造业和科技创新,助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交通银行提出,确保信贷投放精准发力,加力重点领域、民生消费。


  数据显示,上半年,商业银行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已有所加大。6月末,工商银行成为首家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3.5万亿元的银行,稳居同业首位,较年初净增超6000亿元,增速达20%。农业银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超2.9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6120亿元,同比多增1837亿元,是去年同期增量的1.43倍。


  还有多家银行将服务重点瞄准科创产业。交通银行表示,要创新服务模式助力科技自立自强,做精做专科技金融。健全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组建专营机构、加强协同联动。用好用活“交银科创”系列产品,提高科技金融供给的精准性直达性。加快能力建设,完善激励约束和尽职免责机制,支持基层“敢贷愿贷会贷”,扩大科技金融特色优势。


  在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的背景下,消费信贷也被商业银行所重视。工商银行明确,全力拓展消费信贷。秦都农商银行提出,强化消费贷款投放力度。房屋按揭专营网点要继续加大对新房楼盘、二手房中介的走访和营销力度,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的营销。


  抢抓高收益资产


  从商业银行自身经营看,目前披露的数据显示,银行净息差承压。一季度,受信贷资产在年初重新定价等因素影响,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74%,同比下降23个基点。展望下半年的工作重点,商业银行也将降本增效提高至重要位置,并在工作会议中探索多种答案。


  一方面,多家银行提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抢抓高收益资产,降低高成本负债比例。交通银行表示,加快信用卡融合发展,带动全行客户结构优化,促进低成本负债沉淀和综合收益提升。


  另一方面,不少银行提及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打开思路眼界,优化资源配置,综合运用代销理财、银团贷款等多种手段,千方百计挖掘中间业务收入潜力,多措并举提质增收。”天津农商银行表示。


  对2023年全年商业银行的经营情况,业内人士保持乐观。中国银行研究院研报预计,2023年,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有望回归6%的水平。主要支撑因素在于,稳增长目标下,各类政策灵活适度、形成合力,为银行存贷款规模增长提供宏观基础并奠定行业盈利基石。银行综合化经营稳步推进,理财、代理、托管、基金等领域非利息业务发展有望持续回暖。


  转自:中国证券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

  • 畅通资金通途 中国银行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畅通资金通途 中国银行业积极服务“一带一路”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我国银行业通过银团贷款、产业基金、对外承包工程贷款、互惠贷款等多样化金融工具,合理引导信贷投放,支持项目涵盖公路、铁路、港口、电力、通信等多个领域。
    2017-05-12
  • 中国银行业稳步进入转型期 低盈利将成新常态

    中债资信报告指出,从已有上市银行数据表现来看,大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稍有下降,股份制银行资本补充压力较大,MPA考核下,将推动银行业向轻资本业务转型并加快不良资产证券化发展。
    2017-05-15
  • 三万亿同业存单将到期 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

    三万亿同业存单将到期 银行调结构应对“负债缺口”

    近两个月内,近3万亿元的同业存单即将到期。“这将给银行带来较大的负债缺口,银行面临较大的流动性压力。”受访专家指出,同时,叠加季末时点临近,若不考虑央行操作,同业存单对市场短期利率和流动性的冲击值得警惕。
    2017-05-23
  •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

    中国银行业总资产和总负债规模持续增长

    7月27日,毕马威最新发布的《2017年中国银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表示, 2016年,中国银行业总资产、总负债规模持续稳步增长,增幅呈扩大的趋势。
    2017-07-31


版权所有: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京ICP备11041399号-2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