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碳”目标引领和全球能源转型升级背景下,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持续快速增长,新增装机达78.42GW。但在行业持续向好的同时,光伏行业也遭遇现实挑战。
近日,在由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光伏行业2023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新能源处处长邢翼腾表示,以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已进入大规模、市场化、高比例、高质量跃升发展的新阶段。下一步,光伏行业要积极做好全面进入电力市场的准备,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上半年成绩喜人
“光伏行业总是有许许多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去年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各方面的增长速度也都很快,今年又上了一个大台阶。”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说。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光伏产业在制造端、应用端以及进出口方面的表现突出。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同比增长均在60%以上;国内光伏发电装机同比增长154%;出口总额超过290亿美元,同比增长约13%。
与此同时,带动固定资产投资效果明显。今年上半年,光伏发电完成投资超过1300亿元,约占全部可再生能源完成投资的50%。光伏发电量不断增加,消纳利用总体保持较高水平。上半年,光伏发电量达266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30%,平均利用率约98%。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杨旭东表示,今年以来,我国光伏行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在产业高速发展的同时,光伏行业也持续优化升级,技术迭代不断演进加速,N型先进电池产品不断扩大应用,智能光伏示范应用取得新进展。”
邢翼腾说,部分量产先进电池的效率达到25.8%,异质结、钙钛矿等新型电池商业化进程明显加速。
得益于光伏产业上半年突出的成绩,业内积极预测我国光伏产业全年需求。王勃华表示,2023年光伏新增装机规模预测由95-120GW上调至120-140GW。
存在深层次问题
在业内为今年上半年光伏行业取得高增速的成绩而欣喜时,不少业内人士也清醒认识到行业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曹仁贤表示,行业内部竞争激烈,同质化竞争不断加剧;功率半导体、芯片等部分元器件及原材料的本土化进程有待提速。此外,“光伏+”模式正在逐步成型,并将迎来快速增长,未来需新的市场机制和政策法规支持。
杨旭东提出,光伏产业在加快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一些深层次需要解决的问题。“规模正在快速增长,但产业链供应链仍然存在一些供需失衡的隐忧,新一轮低水平建设无序竞争苗头有所显现,前瞻技术布局和基础理论研究目前还不足,光伏标准检测认证体系建设、行业发展环境的共性平台建设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
“光伏行业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仍有很大距离。”邢翼腾说,“双碳”目标的提出,为我国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发电发展提供了巨大空间,前景广阔。但光伏产业上游扩产规模巨大,已出现一些过热苗头,各地配置新能源项目强制捆绑产业,更加剧乱象。此外,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电力消纳及电网接入矛盾更加凸显,行业大起大落的风险也在加大。
同时,光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更多现实问题,也加大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风险。例如,整县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以及户用光伏开发仍有侵害农户利益等情况发生,需进一步规范;分布式光伏规模快速扩大,配电网承载力不足矛盾突出等。
做好进入电力市场准备
下一步,如何推进光伏行业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邢翼腾表示,行业企业、研究机构等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一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加大基础理论研究和创新投入,利用好应用市场需求旺盛特别是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的契机,积极推动先进技术的规模化应用,超前布局前沿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持续推动降本提质增效,巩固光伏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同时,要深入研究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机制,积极做好包括分布式在内的光伏发电全面进入电力市场的各项准备,稳定投资预期;进一步规范整县试点和户用光伏市场,促进分布式光伏持续健康发展。
同时,行业标准的完善是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一大助力。杨旭东透露,有关部门正在加快编制新版《光伏产业技术标准化体系》,推动光伏产业技术不断升级,加快成果转化,协同推进解决行业新问题和新挑战。鼓励光伏骨干企业研发机构和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在标准研制、检测认证、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落实工作,推动完善并发布新一版的太阳能光伏产业综合标准化技术体系;加快光伏产品尺寸、光伏组件回收、新型光伏电池检验检测等关键标准制定工作,指导加快建设智能光伏组件回收体系等工作。
曹仁贤说,行业需因地制宜,突破体制和机制障碍,创造更多应用场景,比如光伏+储能、光伏+新能源汽车、光伏制氢等“光伏+”模式。(记者 叶伟)
转自: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及企业宣传资讯,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版权事宜请联系:010-65363056。
延伸阅读